
首先,当前商品价格尤其是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推动力并不是因为需求旺盛,而更多的是由资金推动的,其中从房地产市场退出的部分炒房资金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民间投资渠道仍然受到限制,投机本性决定了炒作资金必然向具有流动性和货币属性的品种转移,但这种由炒作带来的价格上涨只是暂时的。从各方面透露出来的信息看,今年秋粮将大丰收,因此,秋粮全面上市后物价将趋于缓和。预计10月份为本轮CPI上行周期的拐点,11月以后将进入下行区间。
其次,在使用货币政策调控时要分清楚输入性通胀和内生性通胀的区别。对于控制输入性通胀,货币政策往往是无效的。当前国内商品价格上涨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美元贬值背景下资源品价格上涨的推动,而对这种由海外市场传导而来的通胀推动是无法通过货币政策调整进行有效化解的。
最后,现在社会上存在炒作通胀预期的现象,这会比真实的通胀给中国经济带来更大的伤害。其实通胀是经济发展中的正常现象,中国经济的高增长必然对应着一定的通胀。适度通胀是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妖魔化”通胀不可取。在滞胀、通缩和通胀三者之间选择,一定的通胀反而是最能被接受的;对于证券市场来说,在中国股市的发展历程中充斥着很多根深蒂固的不正常现象并一直延续至今,最典型的是大众对证券市场的预期不正常,进而导致了投资心态的失衡。投资者往往对中国经济前景思考得过于复杂,担忧多过乐观,对于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过于敏感。从估值水平和指数水平来看,相较于中国经济的高增长,上证指数合理位置应该在3000点以上。但在这种失衡的投资心态影响下,中国股市在大多数时候表现出极强的趋势性和波动性,也就造成了中国拥有世界上最有钱的政府,最快的经济增速,股市波动却仍然异常剧烈的局面。
对于近期被反复提到的保增长、调结构和防通胀三个主要问题,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如同“蒙代尔三角”一般的不可能选择。从政治决策角度来说,政府必然要在这三者之间取舍和调和。13亿的庞大人口基数决定了我国无法忍受较长时间的衰退和较高的失业率,因此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无论如何不可以舍弃的方针。用一定的经济增长来带动结构调整,同时根据当前经济所处周期来进行具体的物价调控,是目前来看较为正确的求解“不可能三角”的路径,欲通过加息来调控通胀的政策要慎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