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高物价后民生焦虑透视:7美元在各国能买到什么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 5欧元=7美元=45元人民币=550日元…… 涨价风潮:这些钱在各国能买到什么? 中国物价真的很低吗?看看各国的物价水平到底如何;透视高物价后的民生焦虑。 写在前面 如果你在超市里,兜里揣着45元人民币,恐怕第一反应就是“今天没带够钱,要刷卡了”。 最近全国的菜价,就像坐火箭一般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巴菲特索罗斯理财秘诀 银行理财产品 收益稳健一枝独秀 风险 5欧元=7美元=45元人民币=550日元……

涨价风潮:这些钱在各国能买到什么?

中国物价真的很低吗?看看各国的物价水平到底如何;透视高物价后的民生焦虑。

写在前面

如果你在超市里,兜里揣着45元人民币,恐怕第一反应就是“今天没带够钱,要刷卡了”。

最近全国的菜价,就像坐火箭一般猛地往上窜。国家统计局宣布,全国八成食品价格普涨30%。市场里的菜价一天一变,有人戏称买菜就像买股票 ,菜市场应该改名为“蔬菜副食品交易所”。

45元人民币,在短短一年前,还足够一个精打细算的家庭主妇为一家人准备三餐及水果零食,而现在,却难以买齐做上一桌好饭的原料。

但另一方面,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福垣却在说:“中国要想成为强国,必须有三高:物价高、人价高、钱价高。”关键是,只见物价高,不见收入涨,中国人能否捱到“三高强国”的那一天?

同样是这45元人民币,可以兑换成5欧元、7美元、550日元、309卢比,在其他国家和地区,这笔钱能买到什么?且不论他们的收入与社会福利与我们相差多少。

真相,或许真的会让我们吃惊了。

内地人到香港“打酱油”

内地人取道香港买东西,折射了怎样的生计尴尬?

先看距离我们最近的香港。还没到圣诞节,打折季也未开始,但近期赴港购物的深圳人却异常多了起来。他们买回的不再是名牌奢侈品,而是白糖、酱油、食盐,甚至还有蔬菜水果和饮料。

内地客到香港买生活用品

“没办法啊,深圳的物价涨得太快,不少东西已经贵过香港了,”深圳市一位主妇小雯解释自己乘火车到香港“打酱油”的原因。

她算了一笔账,在深圳卖2块钱一包的食盐,香港超市卖1.1港元,折合人民币才9毛多;红富士苹果深圳已卖到6块钱一斤,平均一个都要4块钱,而同样大小的苹果在香港10港元能买四个;深圳的鸡蛋已经涨到9毛钱一个,差不多大小的鸡蛋在香港惠康超市23港元就能买30个,折成人民币一个还不到7毛钱;500毫升李锦记生抽酱油香港售价5.95元,而深圳超市价格是6.6元;其他比如卫生纸、洗发水等日用品,香港更是比大陆便宜很多……

随着深圳物价不断上涨、港元对人民币连续贬值,风行了近30年的港人北上购买日用品热潮戛然而止,悄然转为深圳人到香港买日用品。

深圳沙头角边检站提供的数据显示,近两周来,沙头角口岸非周末时间出境的深圳居民人数上涨了16.7%,周六日更是上涨近三成,其中不少是专程赴港采购食品、日用品的。

不仅仅是深圳,全国各地农副产品价格都在快速上涨,“涨时代”成了近期最热的词汇,上海媒体报道,当地生鲜食品价格全面超过香港;,媒体关注了因菜价上涨而诞生的“菜奴”一族,“低价菜攻略”流行网络,其中“先看天气预报再买菜”成为北京家庭主妇甚至都市白领的“购物圣经”……小余刚刚结束交流学生生活,从港大返回北京。在她看来,54港币(约合45元人民币)足够她在港大食堂吃一日三餐,但在香港时她更喜欢到超市和市场买原材料之后做适合自己口味的饭菜。这些钱用来购买肉、蔬菜和主食,吃一天也绰绰有余。

她觉得,香港的蔬菜和水果价格并不比北京便宜,但像糖、盐和酱油等副食品就要便宜很多了。

上海物价全面超香港

通过对沪港商品价格的对比,探究蔬菜、水果、豆制品、食用油、棉花、糖六类商品涨价的源头,剖析目前涨价形成的链条,并进一步分析物价上涨背后的原因和趋势

报道里提出,上海今年苹果价格涨了近三成,鸡蛋价格也一度冲到历史最高,而香港这一年农产品的物价波动却不大,目前,苹果、鸡蛋的价格上海均已高过香港。

不过,拿食用油来说,虽然个别品种上海高于香港,但在香港一家超市内,4升装狮球麦花生油正在促销,原价170.9港元打六折,现价125.9港元,相比内地大部分食用油5升装60元的价格还是要贵一倍左右。

上海的日用品价格高过以高消费著称的香港,生鲜等农产品价格也阶段性高过香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复旦大学经管学院的调查结论认为,大陆日用品、食品价格飞涨,而香港物价则因为其自由港的特殊属性而保持稳定。上海家乐福超市内,飘柔人参滋养洗发露1升装的售价为75元,香港百佳超市为59.9港元,折合51.4元,仅此一项,上海就要贵出31.5%。

农产品方面,香港早在1946年就成立了蔬菜统营处,统一管理香港的蔬菜供应。特区政府也规定蔬菜统营处为非盈利单位。市场管理仅收取交易额10%的服务费,还要将其中3.5%反馈给市场,每年的余额为800万~1800万港币,这笔资金将回馈本地农业生产,以促进香港当地农业的发展。

同时,在特区政府法令政策敦促之下,香港市场的蔬菜供应省掉了很多中间商环节,也使终端价格相对低廉。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高帆分析认为,确实,上海生活用品高于香港,深圳人到香港“打酱油”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经济现象。“我们不能以此说大陆或者上海、深圳的物价水平就要高于香港,但可以通过这一现象管中窥豹,看到通货膨胀的影子,这提示政府要更进一步控制好通胀预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1'>2'>3'>4'>5'>6'>7'>8'>9'>下一页
下一篇:

天风证券:淘金5G新基建 智慧路灯有望撬开千亿新市场顺水鱼财经

上一篇:

民生银行度身定做财富解决方案 轻松跑赢CPI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