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让纪录片看到了“曙光”,随着《我在故宫修文物》《了不起的匠人》《风味人间》等爆款纪录片接连涌出,越来越多曾经固守体制的纪录片人才开始重演电视剧和综艺领域的趋势:从体制内走入互联网,将项目从电视台和电影院押注到视频网站……
2016年,一部《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的火爆,第一次让行业感慨互联网的力量,而这之后,纪录片和互联网的关系近一步紧密。 虽然变化不是一夜发生的,但长视频在过去这些年里确实深度改变了中国网民获取内容的方式,《我在故宫修文物》和后续的所有纪录片应该都是这一变革的受益者:《我在故宫修文物》最初是一部有三集的纪录片,最初在央视首播,但当时反响并不大,但之后这部纪录片在B站走红,点击量当时就有200万,虽然和剧、综艺等无法相比,但在纪录片领域已经是破天荒的大事件。
被认为开启这一轮纪录片热潮的B站,已经成立了纪录片频道,《人生一串》也成为其IPO之后的头部自制项目,是国内首档呈现国人烧烤情结的专题片,以展现国内烧烤文化为主题,独具市井味和烟火气,收获了网友的认可和好评,截止日前播放量已经突破4700万。
几十年来,中国的纪录片都没有形成真正的市场化;虽然《舌尖上的中国》的横空出世,让纪录片行业确实热闹了很多,但无论是制作、发行还是产业化,纪录片行业都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 一方面,政策的鼓励使得中国的纪录片的生产和播出看起来是有保障的,但传统的体制和题材的限制,始终难以调动观众的热情,使得纪录片的投入和回报始终维持在一个很低的水平上,这也使得纪录片行业的生存主要依赖于各种补贴;另外一个方面,即使是优秀的纪录片团队,比如之前《舌尖》的陈晓卿团队,又受制于体制,节目火爆但团队的收益有限,这也使得优秀的节目制作人才在行业中是缺乏的——有制作能力的人和团队为什么不去做电影、电视剧和综艺,这些拍摄难度和时间跨度都要小很多,而且市场化也使得回报更快也更多。 尤其是,这一轮的纪录片热,不如说是美食或者垂直题材挖掘引发的热潮——这也是为什么读娱君认为纪录片在短时间内不太可能成为和剧、综艺并列的娱乐内容品类: 1、拍摄和制作成本高,创新难度大,题材受限,受限于一贯的内容审核标准,纪录片能够触及的角落其实并不多,尤其是在一些社会民生内容的挖掘上,所以目前视频网站力推的纪录片不是猎奇的上天入地的纪录片,就是“吃吃吃”的美食纪录片; 2、风格更容易雷同,相比剧和综艺的题材撞车,目前这些口碑不错的纪录片,《人生一串》《天下一锅》和《风味人间》,乃至非美食的《百人百匠》等,爆开一些网络口语化的台词,从制作来看,无论是叙述手法还是节奏呈现,感都是同一个风格,也就是《舌尖》的那种范儿。 3、更在意商业化。视频平台为主导的内容领域,更注重商业化或者产业化,也就是投入产出比,这也是为什么美食类一枝独秀与这一波互联网纪录片热的原因,因为《舌尖》延续到现在的带货能力是已经被验证的——无论是大热的《风味人间》,小火的《天下一锅》都体现了这一特点,就是带货能力强。而《了不起的匠人》《百人百匠》也是商业味十足,由互联网资本加持的内容热,商业化和娱乐化也是必然。 这也是美食纪录片独领风骚的原因,它既能够满足网友的需求,又能够体现商业的力量,又能够避开监管的风险,或许这才是视频平台和资本对其趋之若鹜的终极原因吧。 陈晓卿在最新一期的《圆桌时光派》中,谈到他们的创作团队在平衡《风味人间》的调性和揣摩年轻消费群体的时候,并没有回避“讨好”年轻人的说法,这或许也是很多纪录片从业者在转网之后必须面对的课题吧。 但纪录片其实是视听内容一个类,如果展望纪录片的整个发展历史,美食类仅仅是一个偏门:从1922年, “纪录片之父”弗拉哈迪,将其开山之作《北方的纳努克》呈现于世,筑起世界纪录片之光辉起点;1956年,阿伦·雷乃携影机重回奥斯维辛,创作出被公认为纪录电影史上经典之作的《夜与雾》,以诗意镜头昭示二战残酷历史;到2017年,在第89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荣膺最佳纪录长片奖……纪录片像手术刀一般的展现世界和社会的真相被世人称颂,但到了国内,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吃货们却将美食纪录片推到了“风口”。 难道只有吃货才能拯救纪录片?这个问题值得思考。 但是,以视频网站为代表的互联网资本在纪录片领域的加码,不仅让网民看到了不一样的娱乐内容,同时也使得纪录片的从业者有了改善生活的希望。 纪录片从业者一直都以“安贫乐道”著称,仅仅在2016年,《我在故宫修文物》制作方就血亏,而众筹上院线也是回报不多;但到了2017年,腾讯视频就可以让《风味人间》摄制组的脚步遍布六大洲二十多个国家,而优酷也愿意为《摇摇晃晃的人间》这种纯艺术片买单……有了资本的托底,纪录片人在有限的创作空间中,也能够找到发挥的空间,这就是市场的力量。 最后:各大视频网站在纪录片的发力,除了自制和订制之外,在全球市场的版权采购也打开了包括读娱君在内的很多受众的视野:众多海外的优秀制作记录,几十年来制作了海量的题材多样、风格各异的纪录片,通过这些纪录片可以对人类社会、地球乃至宇宙都有更多的了解和认知,这,就是纪录片无可取代的魅力。 所以,虽然从数量、影响力和商业空间,纪录片和剧集、综艺必然会有很大的差距,但作为各大视频网站的重要内容组成,纪录片尤其是自制纪录片,也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希望,除了吃货们之外,越来越多的圈层用户可以让更新鲜的纪录片成为爆款。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投资界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界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