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仁际宇
' 行情不好,投资者对来自' 券商的市场、基本面' 研究报告意兴阑珊。但聪明人总有吸引眼球的方法。以往的“标题党”和“雷人结论”式的' 研报已经OUT了,取而代之的是生活服务类研报的崛起。一份长达191页的研报正代表了这类新型研报的强势崛起。
日前,一家券商发布了一篇长达191页、名为《出境旅游航空手册》的研报,研报中罗列了出境游常见的23个航点及北上广深出境航班信息,其中不仅介绍了出境游目的地基本信息,还包括可选择的航班时刻、价格等详细信息。从内容角度来看,这篇研报完完全全是一份旅行指南,但从形式上,它仍然是一份研报,投资评级、重点公司、投资要点等栏目样样不缺。
研报的撰写者在研报中道出了制作这份《手册》的初衷:“鉴于出境游市场的蓬勃发展,我们特发布此出境旅游航空手册,以期为大家的行程安排提供部分参考。”
虽然无法确证这份长达191页的研报是否目前券商发布的最厚的一份研报,但其长度却也足以让人叹服。
这篇《手册》本身的体量就足以引人注目,但其所代表的生活服务类研报强势崛起似乎更值得关注。随着今年来上市公司数量快速增长,消费类公司在上市公司中的数量也越来越多。由此,这些与投资者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开始成为券商研报关注对象,这也催生了生活服务式研报。
目前,文化产业是生活服务式研报最为集中的行业之一。例如在行业内极为有知名度的' target='_blank' >国泰君安分析师高辉出品的每期《影视新媒体娱乐周刊》就会提供未来一段时间国内院线电影排期,同时还包括对国内外优质影视片的介绍。
有些小券商甚至走得更远。某小型券商从今年10月份开始推出月刊形式的《影视娱乐收视小贴士》系列研报。这份研报的主要包括下月新上映的电影、国内各主要卫视黄金档下月主流推出的电视剧、港台日韩和' 美国近期热剧、重要的体育赛事转播以及北上广深的演出信息。虽然这些信息大多数与资本市场没有直接联系,但这份研报仍然几乎将它们一网打尽。
在这一系列研报的结尾,研报的作者留下了一段后记,其中的一部分为:“即是观察员也是观众作为' 大众娱乐的一份子,以作品实际体验的角度看待影视娱乐行业;作为专业的传媒人,设身处地站在普罗大众的角度看待传媒行业。”
事实上,生活服务类研报正越来越多地出现,有时甚至只需看看标题就能识别出它们,例如《私人衣橱早知道纺织服装每周' 数据跟踪&流行风尚速报》。这类研报要么把生活服务信息作为投资分析过程的点缀,要么直接把生活服务信息作为研报的主要内容,研报的资讯化、生活服务化现象确实正在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