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如何在压力与支撑构筑的夹缝中踏准结构性机会?估值洼地和政策暖风或许可以作为选择热点的两大确定性方向。
就当前的市场环境来看,宏观经济是否已经见底尚未获得全面认可,IPO以及' 大小非解禁带来的扩容压力仍是制约市场的顽疾,欧美“财政悬崖”带来的外部风险日益升温。在此背景下,市场情绪难以快速转暖,谨慎心态和弱势' 大盘之间的负反馈效应还将持续。在宏观环境未出现明显利好之前,“安全性”应在较长一段时间成为投资者进行配置A股的宗旨。这其中,估值可以作为避险的重要指标。
如果将主要行业板块当前的估值水平与历史底部进行对比,那么估值最接近底部的板块无疑具备最大的安全系数。按照算术平均法滚动计算(排除权重股对整体板块的影响),剔除负值或数值大于500的' 股票 ,农林牧渔板块的最新市盈率为41.56倍,较2001年以来40.22倍的历史底部溢价3.33%,溢价水平在23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最低;商业贸易和餐饮旅游板块紧随其后,溢价水平分别为4.04%和11.87%。
当然,静态的“洼地”能否积蓄动态的反弹,还取决于股价是否具备上涨催化剂。目前市场处于' 业绩披露空窗期,基本面成为投资者关注的重点。在市场参与意愿不强的背景下,政策暖风对于资金的吸引力相对较强,有望催生结构性机会。
从近期的盘面来看,尽管股指持续疲弱,但热点并未熄火。先是受益新型城镇化的房地产板块卷土重来,再是“美丽中国”概念引发资金对环保水务等相关板块的反复炒作,近日《关于促进远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等政策利好又刺激农林牧渔板块逆势逞强。随着经济转型的逐步深入以及“新四化”发展方向的确立,预计未来政策层面对于结构转型相关产业的扶持力度将有所加大,有望对热点轮动提供明确的方向指引。
总之,寻找估值洼地、顺应政策暖风可作为当前结构性机会的主要筛选标准。不难发现,农林牧渔板块既处于估值洼地,也具备政策扶持力度,年底又逢种业和渔业的传统销售旺季,因此理论上具备足够的安全边际,这也是本周以来领跑市场的原因所在。值得一提的是,关于2013年一号文件的猜想开始升温,而往年的一号文件几乎均以“三农”为主题,这或在未来一段时间反复强化资金对于农林牧渔板块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