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地区发展是个目标,不是手段。手段最终要落在哪里呢?一个工业生产区域集群效应,一个城市群发展的建设效应。前者就是招商引资,后者就是大兴土木。
十八大顺利召开,实现了第四代和第五代领导集体的交接。虽然我们已经在不同场合无数次强调中国特有的政策传承性和连贯性,但投资者依然纠结于“稳增长”和“调结构”之争。与其空对空讲道理,不如踏踏实实摆事实。换届后新鲜出炉的中原经济规划已经成为管窥新领导班子思路的最好窗口。
说到中原经济区规划,不得不说到两篇文章。一篇是12月3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题为《中国经济内生动力增强》的文章,另一篇刊登在当日人民日报经济版头条,题为《中部崛起再添新引擎》。同一天,人民日报拿出两个版面(包括头版)的头条述说同一件事,足见中原经济区的分量。
《中原经济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指出:“持续探索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的‘两不三新’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其中,“两不”是指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三新”指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
中原经济区规划有以下几个组成部分:建设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建设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建设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建设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
第一块内容是粮食生产与现代农业基地,甭管如何实现,目标很清晰,就是要保障粮食生产,这是大前提。河南是中西部地区的代表,城镇化不代表农业生产退化,必须保证产出。
第二块内容是“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这三个东西天然是冲突的。城镇化和工业化导致人口从第一产业不断跑到第二和第三产业的过程,会造成农业产出难以为继。城镇化和工业化导致工业和建筑用地不断增加,给农业生产所需耕地带来压力。《规划》给出的办法是:“探索建立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联动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第三块内容是建设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经济增长靠什么?当然要靠第二和第三产业,反正不可能退回去依靠第一产业。所以《规划》提出:“推进区域互动联动发展,发展壮大城市群,建设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基地,打造内陆开放高地、人力资源高地,成为与长江中游地区南北呼应、带动中部地区崛起的核心地带。”
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要靠城镇化,要靠中西部地区发展。中西部地区发展是个目标,不是手段。手段最终要落在哪里呢?一个工业生产区域集群效应,一个城市群发展的建设效应。前者就是招商引资,后者就是大兴土木。
解剖完麻雀,照例是要做个总结,总结的意义在于梳理出问题的核心与关键。中原经济区规划最后终归是要落在几个点上的。而这几个点,对于中西部地区发展而言,具有样板效应。
中原经济区的目标,第一是作为粮食主产区继续保证粮食产出,第二是作为经济增长极来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实现的办法似乎只有华山一条路:农业现代化和农业生产规模化来保证粮食产出;以核心9市为依托,打造中原城市群来保证经济增长。城市群如何就能保证经济增长呢?我们归纳了三大法宝:
第一大法宝来自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群可不会从天上掉下来,那是需要建出来的。城市和城市之间的交通要改善,所以《规划》明确了“郑州—焦作、郑州—新郑机场—许昌、郑州—开封、郑州—新乡、许昌—平顶山、洛阳—平顶山”等一批城际铁路,以此加快完善多层次城际快速交通网络。城市群与其他周边区域及省份的交通要改善,所以《规划》明确了“郑州至徐州、商丘至合肥至杭州、郑州至万州、郑州至济南、郑州至太原、郑州至合肥”等一批快速铁路通道项目。最终目的是建设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形成全国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第二大法宝来自承接产业转移大搞招商引资,“建设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基地,打造内陆开放高地、人力资源高地,成为与长江中游地区南北呼应、带动中部地区崛起的核心地带,引领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支撑全国发展新的增长极。”
第三大法宝是房地产。搞城市集群建设离不开房地产这个支柱行业。中西部地区建设的钱从哪里来呢?我们认为,除了本级财政收入和中央转移支付,土地出让金和基于土地的滚动融资及操作模式功不可没。我们猜测,中西部地区的限购和限贷政策将会是全国第一批取消的,从本质上讲,中央想在中西部地区推进城镇化,就需要给政策,取消限贷和限购无疑将是地方政府最需要的东西。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和讯”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未经和讯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85650688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