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87,这是5月17日亚太交易时段,国际市场' 美元指数创下的低点,这一点位已低于2016年11月9日的收盘点位。美元走势的转折,给“压抑”了许久的非美货币带来“机遇”,最近非美货币大涨,'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 中间价连续五日走高。
业内人士指出,美元走势的不确定性增多,但' 美国经济改善和' 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仍构成美元' 汇率的有力支撑;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走势呈现积极变化,贬值预期减弱,贬值风险更为可控。
5月17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上调至6.8635元的2月20日以来高位。过去五个交易日,该中间价累计上调431个基点,幅度为0.62%,为过去三个月来人民币对美元持续最久、幅度最大的一波升值。
5月以来,美元走势坎坷。美元指数先是在' 法国大选前夕跌创年初以来新低,而后随着法国大选迷雾解开止跌反弹。8日至11日,美元指数连涨四日,最高涨至99.89。就在大家以为美元要重新挑战100关口的时候,“剧情”再一次反转。12日以来,美元指数快速下跌,至17日亚市交易尾盘,跌破98至97.95一线,期间美元指数最低至97.87,刷新2016年11月10日以来低位。以盘中低点算,美元指数在最近五个交易日最大跌幅达1.83%。
进入2017年以来,美元指数总体呈现反复波动下行的运行态势,这当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正是“' target='_blank' >特朗普交易”降温。中金公司报告指出,“特朗普交易”泛指所有围绕特朗普政策预期、实施及其影响而制定的交易,其本质是特朗普当选引发了市场对于减税、基建等政策的想象,以及对于美国经济增长与再通胀的预期,并由此引发各类资产价格剧烈波动、资金流向发生改变。然而,特朗普政策具有很大不确定性,随着特朗普上任,政策主张付诸行动,“特朗普交易”进入验证期。这一过程中,前期承诺与政策执行的差异可能形成“预期差”,进而导致市场波动。
迄今为止,特朗普医改、税改、基建计划要么遭遇失利要么没见到实质进展,迫使市场不得不重新审视特朗普新政实施前景及潜在影响。年初以来,美元在“预期差”的影响下贬值、美债收益率也从前期高位回落。
在此背景下,美元指数走软不难理解。时隔7个多月,美元又跌回了“特朗普时代”的起点。
(责任编辑: HN666)和讯网今天刊登了《贬值预期减弱 人民币“稳”字当头》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