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证券时报记者 唐曜华
4%的年化收益已不算什么,去年底银行超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率一再提高至5%、6%,甚至超过6%。
资金紧张背景下,银行去年最后一天存款“冲刺”再升级。2010年12月31日,多家银行向客户发出短信,除了提示客户将证券保证金账户的资金转向储蓄账户外,还有的银行以发行超高收益理财产品作为“诱饵”,吸引客户将资金转入理财账户,并限定最后转入时限为2010年12月31日24时前。这一时限与银行存款规模的核算时点正好吻合。

" 买房杀价秘笈 " 居民理财需求很饥渴 " 稳字当头 时刻提防黑天鹅出现 " 巴菲特索罗斯理财秘诀 " 银行理财产品 收益稳健一枝独秀 " 另类理财辟蹊径 实物保本有风险 " 白领支招年底香港血拼购物
据了解,部分银行在2010年12月最后几日发行一款超高收益理财产品,理财产品到期日设为12月30日或31日,这其中包括一些大型银行。
WIND数据显示,2010年12月末,期限在14天及以下的超短期理财产品发行量暴增,并且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节节攀升。2010年12月20日至2011年1月3日期间,预期年化收益率超过6%(含)的理财产品中,有3款是2010年12月末发行的超短期理财产品;另有5款超短期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达到5%(含)至6%;预期年化收益率达4%(含)至5%的超短期理财产品数量众多,达到20款。而就在去年12月上旬,期限为14天及以下的超短期理财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普遍低于2%。
除了收益率不断攀升外,超短期理财产品呈现的另一特点是,越接近2010年12月31日发行量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