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丽芳
上周我们提到,' 行情在路上但有曲折,本周市场在上周五的大阳线上方持续震荡,不论最后一周交易如何演变,笔者建议普通投资者还是不要急功近利,保持一种相对淡定的心态,采取相对保守的“蛰伏”策略。
毕竟是临近年底,由于我们国家的' 财务制度有年底结账的习惯,所以历来市场都有结账行情的情结。原先也确实出现过出于某种目的,针对某些品种而采取的拉高股价提升账面价值现象。但这种现象已经越来越少,而且越来越不明显,不论如何拉高股价去做账面都往往得不偿失,账面富贵已经没有实际意义,现在的资金不再会那么“弱智”,年内再多的小动作也改变不了持有品种本身的价值,转年后的下跌也曾经令拉高股价的资金叫苦不迭,所以投资者不要再有这样的企盼去博所谓的结账行情,即使手中品种出现莫名的“偷袭”动作,也最好不理睬,或逢' target='_blank' >高坚决抛出。
没有结账行情但却有资金结算压力,不要指望有计划有安排的资金在年底这几个交易日就贸然大规模进入市场,更何况自1949点至今已经有了超过200点的上涨,套现比继续进入更实际。
现在绝大部分观点都认为这波行情能够持续到明年一季度,也就是我们提到的跨年行情或者春季行情。上周五的大阳线颇有一番“牛市”风采,类似的逼空味道似乎我们只有在牛市中才能闻到,所以才有部分分析人士高喊“牛”来了。可在笔者看来,“牛”来了这样的断言并不恰当。且不说未来可见的时间内是否具备牛市的大环境,单就资金面等小环境来说也难言有牛市基础,牛市的形成要不需要经济发展具备超预期强劲的经济市,要不就是资金泛滥造成的货币市。
同时,从近几个交易日的表现来看,介入市场的资金并没有充分的“牛心”,在' 大盘震荡过程中,多头通过板块轮动的方式来维系人气,虽然银行地产板块集体回落,城镇化建设炒作有所退潮,但多头轮番启动了煤炭、稀土、汽车等板块来维系指数。比如周四,早盘光伏题材股在消息面刺激下有所表现,随后小盘次' 新股集体上涨活跃盘面,午后' 券商板块和稀土有色联袂上攻,股指重新翻红。可以看出,多头通过板块轮动补涨的方式虽然能够维系人气,但攻击力还嫌不足。之所以多头心有余悸,就是因为绝大部分资金并没有把当前行情当作是可以买入坚决持有的牛市,其策略显然是游击战。在这种情况下,不少资金都在等待“跌下来的机会”,而不是一味的高位去买筹码并持有,所以作为普通投资者,更没有必要去陪着大资金“折腾”,如果认可行情会继续且不是牛市的判断,那么有股就持有,无股稍安勿躁,等待跌下来的机会。
久盘会不会一定下跌呢?笔者难下定论。不过经历过上周五的阶段“天量”后,近一阶段的成交量再次出现一定的萎缩现象,这说明观望者在增加,再加上需要消耗大量资金的权重股似乎难以再寻找到继续大幅上行的理由,仅仅依靠其他补涨型热点难以拉动指数,所以接下来的行情出现一定的调整是正常的,而且是健康的。
经过持续的上涨和震荡后,短线技术指标现在超买的现象相对明显,既然涨不上去,那么选择调整,让多翻空的力量得到释放,只有这样才会让随后的空头没有更多的调整动力,继续产生翻多效应。马上就是2013年了,一季度市场理论上是资金面最充沛的时间,而且一个完整会计年度的开启,会让资金有做完一季度行情奠定赢利基础的冲动,况且一季度还提供了' 年报这个题材,所以如果当下调整,反而是让明年行情走的更加稳健。
“蛰伏”策略要避免追高,最好将之前连续上涨品种进行获利兑现,同时不要总是希望“大象起舞”,题材股可能还是未来行情中能够产生相对较大收益的对象,尽管难以准确的提前介入,但只要多关注政策面方面的产业信息,就可以发现,资金炒作' 个股的脉络往往就是依据现在消息面所透露出来的产业或者个股信息,投资者也可以按图索骥去寻找这样的个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