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呼大睡”中的李驰还是那句“梦话”:守株待兔。
洗脑+催眠
2007年8月9日,媒体一篇题为《流动性造就高溢价》的报道说,市场人士给出大蓝筹不断上涨的理由是:市盈率不是一个问题。
在文中,富通集团亚洲首席投资官罗纳德·陈有一句经典台词:“判断A股不谈市盈率,看流动性就行了。”针对工行高达43.7倍的静态市盈率,文章的结语说,“或许,想象力比流动性更能为工行提高全球市值排名作出点贡献。”
坚信这句话的人,今天应该正在享受资产折半的滋味。
时隔3年多,市场再次对蓝筹股提出新观点。不过,这一次不是寻找上涨的理由,而是始终不涨的理由。
1月15日,有媒体刊文称:金融H股高溢价玄机的主因是人民币升值。
作者认为,金融股的H股高溢价并不意味着其A股就构成买入机会,这很可能只是一种“货币幻象”。他建议投资者“不妨把A+H类金融股的两地价差看作是人民币和港元(美元)汇率变动的先行指标,因为内地金融股经营的就是人民币”。
文章说,H股大幅度较A股溢价的真正原因在汇率方面,即“人民币升值”预期因素。作者最后的结论是:“一句话,金融股的H股溢价将长期存在,直到人民币升值过程结束。”
或许蓝筹股就该这么低?
但这位作者忘记了(或许是有意忽略了),在H股中溢价的还有" 鞍钢股份(" 000898," 股吧)、" 中联重科(" 000157," 股吧)、" 宁沪高速(" 600377," 股吧)、" 海螺水泥(" 600585," 股吧)等一系列的非金融股,占据H股溢价总数的一半。难道这些企业也在经营人民币?
究竟谁比谁傻?
《财道》:现在有一种观点,开始承认A股与H股的溢价合理,并将长期存在,直到人民币升值过程结束。也就是说,你之前提到过的“连通器”的原理失效了。你怎么看待这个观点?
李驰:3年前我就曾说过,新生事物的出现,对所有人而言,都是一开始拒绝,慢慢变得适应,最后习以为常,并以为应该就是那样。
我以前举例说,十几年前还没有宽带,但今天的新住宅内如果没有配备宽带上网的接入口,就等于没有电源插座,住户会觉得是反常。但或许很快有宽带接入口的住宅也会很反常,因为以后很可能全部都是无线上网方式,不需要有形的接口了。
蓝筹低市盈率这个新生事物现在对一些人开始变得慢慢适应了。市场正在为中国的股民“洗脑+催眠”,一旦全中国的股民对蓝筹低市盈率不是拒绝,而是适应,并以为永远应该就是那样,那市场就离新的平衡点被破坏的日子不远了。《财道》:很多人认为蓝筹股,特别是金融股跌到今天的位置还是有风险,你似乎并不关注此类风险?
李驰:很多人都觉得股价波动就是风险,我认为风险与市场的波动无关,与股票 价格波动的剧烈程度也完全无关。我自己的定义是“风险与未来一段时间内股票 能够产生利润的肯定性成反比”。企业于未来赚钱的可能性愈大,这项投资的风险就愈低,反之则风险愈高。我们理解风险更多的是与公司的经营层面有关。
《财道》:对于“抱着金融股睡觉”,市场上有很多反对的声音。对于金融股的各种利空您究竟怎么看?
李驰:我喜欢用一句“精确对称”来说明这种问题。
2007年8月9日我在" 博客里转载了一篇文章,说的是为什么工行值40多倍的市盈率。现在又对照着贴出一篇解释为什么金融股相对H股溢价。涨的时候都认为值那个钱,跌的时候就认为不值那个钱,这些文章的观点可以说错误百出,可笑之至。实际上是跌了就没人买,涨了就没人卖,就这么简单。而主流媒体也在顺着这种错误一直不断“敲锣打鼓”。
一致认为高估合理的时候,离顶就不远了;一致认为低估合理的时候,离底就不远了。这就是错误的精确对称,当所有的声音都完全趋于一致的时候,离大的逆转就不远了。这都是规律。
我个人的经验,趋势大逆转的发生在媒体形成一致看法后一般超不过半年。经常关注市场信息的人可以提前从中“嗅到”这种味道,这不是瞎猜。
等待是精髓
“等待”在投资中一直有着特殊的含义,很多成功人士对此有深刻的领悟:
财富在等待中悄然发生了转移;企业在等待中茁壮成长;资产在等待中发生质变……
“一蹲再蹲,都是为跳起蓄势”、“上帝让我等,我就等”、“我等得,你等得吗?”李驰则用自己的投资幽默向人们诠释他所理解的投资。
《财道》:现在中小盘下跌,二八风格转换喊了一年似乎也没动静,风格转换了吗?
李驰:现在没有几个人敢提二八风格转换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新名词:另类风格转换。
其实反常的事不可能一直反常下去,“市盈率均值回归”这件事一定会发生。只是我们有没有足够的耐心来等待它发生,或相信它一定会发生。
等待是价值投资的精髓。
对于价值投资者,有钱就等待恐慌出现再买入,已经持有的等待市场疯狂再卖出。关键是你等得及还是等不及。
不作买入决定持现金等待在熊市与牛市都很难;买入优质股后不论它猛涨猛跌还是不涨不跌,轻易不动和持现金等待一样难;看大盘难,不看大盘也难;公开预测并按自己的思路办难;在股市里长期赚钱远比想象的难上加难。
目前蓝筹的低市盈率时代不是终极,以后不久高市盈率的新蓝筹时代一定会再来到中国。
《财道》:2010年对很多的价值投资者来说,都是不赚钱的一年。2011年还“不赚钱”吗?
李驰:我是2010年不赚钱那一类。有很多媒体都在暗示“你错了”,暗示“神话”终结了。但2007年我为什么愿意离开市场,选择主动“踏空”,现在为什么选择“套牢”?这也是一种精确对称,很多时候大家都在笑话我,不过我们一直是在被嘲笑的过程中赚钱。
2011年是兔年,巨傻之人总能用价值投资这固化不变的方法守株而等到撞上来的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