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济网北京2月23日讯(记者 朱津津)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和尼尔森公司开展的中国消费者信心调查显示,四季度消费者的储蓄意愿比重持续上升,使其作为理财的首选地位更加稳固。 点击进入专题页面
59%的消费者把银行活期/定期存款作为最主要的理财方式,比三季度上升了7个百分点。未来12个月,有39%的消费者将继续增加储蓄。排在第二的理财产品是人寿保险,比重为28%,比三季度减少了6个百分点,未来12个月有15%的消费者将在这方面继续增加支出。此外,选择保险投资产品、基金和教育投资产品的消费者也分别占到20%、11%和11%。没有任何投资行为的消费者为26%,比三季度减少3个百分点。

" 买房杀价秘笈 " 居民理财需求很饥渴 " 稳字当头 时刻提防黑天鹅出现 " 巴菲特索罗斯理财秘诀 " 银行理财产品 收益稳健一枝独秀 " 另类理财辟蹊径 实物保本有风险 " 白领支招年底香港血拼购物
分城乡看,农村地区的消费者投资行为较为单一,其中,63%的消费者选择银行存款为其主要的投资方式,比三季度大幅增加了13个百分点。此外还将钱用于人寿保险(13%)和保险投资产品(10%)。一线城市的消费者投资方式明显比其他城市丰富的多。
分地区看,东部地区的消费者选择人寿保险(36%)的比重高于其他地区;中部消费者乐于储蓄的比重较高,达到63%,比三季度大幅增加10个百分点;西部消费者选择保险投资产品(28%)的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东北地区没有任何投资行为的消费者比重最高,达到了45%,比三季度大幅增加了15个百分点。
分年龄组看,在小于60岁的消费者中,超过半数的人选择将余钱用于银行活期/定期存款。年龄小于30岁的消费者选择银行理财的比重最高,达到10%。而中青年消费者的投资方式相对较为积极,30-39岁之间的消费者乐于投资股票 、基金和保险投资产品,40-49岁之间的消费者相对乐于投资人寿保险。60岁以上的消费者没有投资行为的比重最高,达到了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