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行又是出其不意,在清明假期一过,立马推出今年第二次' 加息,这也是此次进入加息周期之后的第四次加息。上一期专栏本人还在比较几个银行股的分红,看究竟是存银行好还是买银行股好,不到一周就这样加息了。
3.25%的年利率,说高不高,说低也不低。如果与通胀相比,现行的利率水准依然是负利率,与不断走高的CPI指标比,现行的年利率约有2个百分点的落差,与切身感受的物价上涨比,通胀跑得比利率快多了,在这个存银行也是套牢的年代,加息总比不加息好,用央行领导的话来说,那就是尽可能不让老百姓手中的钱“毛”了。

巴菲特索罗斯理财秘诀 银行理财产品 收益稳健一枝独秀 风险 每一次加息在细节上都有一些可圈可点的特点,而此次加息的特点在于:第一,活期利率加了0.1个百分点,利率至0.5%,在去年开始的加息周期中,4次加息前两次没动活期利率,最近两次都微调了活期利率,股民的客户保证金可以多了点零花钱;第二,各存期档次统一加了0.25个百分点,这在以往没见过,以往3次加息,只是一年期加0.25个百分点,而其他档次加息幅度各不相同;第三,贷款利率上调幅度基本与存款利率的上调同步,但3年以上只上调了0.2个百分点,1年以下上调0.25个百分点,而1至3年档期却上调了0.3个百分点,银行的存贷差没多大变化,这样就保证了银行股的收益。
这两天银行又门庭若市了,好多老百姓将老存单换新存单,究竟要换还是不换还是要注意存期上的盈亏平衡点,如果每一次都换的话,从去年到今年的4次加息,岂不定期都成了活期了?
问题是今年也许还有几次加息,频繁换存单未必是一种好办法,倒要关注的是,此次加息周期何时才到尽头,对老百姓来说,能够捕捉到这个拐点,将手中的现金统统变成长期存单,然后等待着利率进入降息通道,现在5年期存单的利率为5.25%,如果能走到6%以上,那就可以将它当固定收益的理财产品来买了,而现在那些牛皮烘烘的基金和理财产品一年下来都没有这样的收益。
此次加息对银行股没有利空因素,所以银行股成了近期市场的热点,银行股走势坚挺就撑住了股市的大盘走势。
对房地产而言,加息的利空是持续发挥作用的,用行政手段调控楼市,已经没作用了,各地的楼市调控目标已经变成了设定“涨停板”目标,而加息和调高' 存款准备金率则是持续释放压力,现在离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也许还有一段距离,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是压垮骆驼的倒数第N根稻草,这N究竟为多少?取决于央行一次次地“出其不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