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调控政策下的房地产融资:百舸争流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 《财经网》独家策划【专题】“史上最严”房地产调控周年重审 系列报道之六 【《财经网》记者 苏娜 王娟】 在房地产调控与货币政策收紧的大势下,开发贷和住的持续收紧,以及房地产《财经网》独家策划【专题】“史上最严”房地产调控周年重审 系列报道之销量的大幅下滑,使开发商的资金链由缓和到紧张,资质较差的企业资金链日趋绷紧,其中部分企业资金链危如累卵,崩塌或在不经意间引爆。由此带来的变化是,一方面多元化融资快速起步,另一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

财经网》独家策划【专题】“史上最严”房地产调控周年重审 系列报道之六

【《财经网》记者 苏娜 王娟】

在房地产调控与货币政策收紧的大势下,开发贷和住' 房贷的持续收紧,以及房地产《财经网》独家策划【专题】“史上最严”房地产调控周年重审 系列报道之销量的大幅下滑,使开发商的资金链由缓和到紧张,资质较差的企业资金链日趋绷紧,其中部分企业资金链危如累卵,崩塌或在不经意间引爆。由此带来的变化是,一方面多元化融资快速起步,另一方面行业合作收购兼并呈加速趋势

SOHO中国董事长' 潘石屹在接受《财经网》采访时提到,目前广州、上海的一些地块底价成交,或者已经出现流拍的现象。从目前房地产市场的成交情况来看,房地产开发商一定会采取非常谨慎的做法,首先考虑自身的现金流如何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天,扩张的开发商并不多。

财经网》采访的专家、银行业内人士、券商分析师等普遍认为,2011年房地产信贷在整体新增信贷投放中的占比将降低(扣除保障房额度)。基于信贷紧缩,当前房地产资金来源中,信贷占比下降趋势预计在短期内会更加明显,这推动了房地产多元化融资的兴起:银行' 投资部、券商投行、' 信托、'私募基金、保险公司等均有涉足。

值得一提的是,在各种融资渠道中,在去年和今年1季度扮演重要角色的房地产信托,正经受来自央行的从紧监管。尤其当前央行实施的“特种存款制度”,将进一步限制信托融资的规模并大幅度提升融资成本。

目前看来,惟一有望保持稳定或较快增长的是外资渠道。外资投资房地产在境外债券和银团贷款的推动下,呈现快速增长之势,而监管层则对此采取了默许态度。

信贷:一季度温和反弹 (展望:在房地产资金来源中占比降低)

房地产相关贷款一直在银行信贷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尽管商品房起步仅十多年,但截止2010年末,房地产相关信贷在信贷总额中的占比已经达到20.5%。在调控政策逐步价码,风声鹤唳的背景下,银行出于多重考虑,对房地产信贷趋向谨慎。

从2010年新增信贷来看,2010年全年新增房地产贷款2万亿元,同比多增170亿元。但从月份看,同比多增集中在前五个月地产调控启动之前,6-12月连续7个月当月新增均为同比少增。

另一方面,保障房的大举建设将大幅压缩商品房的信贷空间。潘石屹认为,“' 十二五”期间,尤其是“十二五”的前三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将会在格局上发生重大的改变,即将原来商品房占市场90%以上的份额,转变为保障性住房超过一半的份额。

当前,地产商资金来源中信贷占比持续下降。2011年1-2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4250亿元,同比增长35.2%。1-2月,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资金来源12173亿元,同比增长16.3%。其中国内贷款2679亿元,占比 22%,有所反弹(传统上这一数字在20%左右,个别年份较低);利用外资86亿元,占比0.7%;自筹资金4184亿元,占比34.4%;其他资金5223亿元,占比42.9%。其他资金中,定金及预收款3154亿元,个人按揭贷款1280亿元。

同比来看,1-2月份,国内贷款部分增长了7.7%,个人按揭贷款下降了11.3%。

2010年全年,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中国内贷款占比17.3%。1-2月份的数据有所回升,但和去年同期23.77%相比是下降的。这和前两个月银行信贷放松有关,由于货币政策的收紧,今后这个数据可能下滑。

在政策引导下,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均表示,调整内部信贷结构,有保有压,对房地产开发贷款进行控制。

4月15日,央行公布了3月份信贷数据。中金认为,3月份的新增信贷数显示货币政策紧缩效应仍然持续。

A股融资:冰封 (展望:无解冻迹象)

3月1日,北京金隅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隅股份)与太行水泥换股吸收合并,最终实现了A股挂牌上市,成为2011年H股上市公司回归A股的首个成功案例。

但这不并代表地产调控以来管理层冷冻房地产A股融资的态度发生了改变。业内分析,金隅股份此番能获准回归,在于此举并不是为了融资,而且符合近年来证监会解决同业竞争的监管思路。

3月24日,' howImage('stock','2_000046',this,event,'1770') 泛海建设(' 000046,' 股吧)终止非公开发行(定向增发),该公司原计划募集48亿元。这是自2010年以来16家上市公司因涉及地产融资、重组的发行预案被迫终止。

债券:生力军 (展望:利率抬升 融资难度加大)

根据标准普尔数据,2010年内地房地产新发债券规模近527.2亿元,创历史新高。2011年,具备债券融资渠道的香港内地房产上市公司,采取激进债务融资支持扩展或者筹资过冬。据不完全统计,1-2月,内地发展商通过境外发行高息债券融资的总额已经超过200亿元,加速融资的势头猛烈。

根据房地产咨询公司高通智库的《地产金融月度报告》:今年一季度中国房地产离岸债务融资金额已经相当于2010年全年的40%以上。综合各家地产商所发行的债券利率,最低的为7%,最高的为14%。虽然融资成本较高,但相对于房地产信托利率15%以上仍有优势。

近期成交量的变化导致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状况趋向恶化。2011年以来,标准普尔将恒盛地产、佳兆业和商业三家公司的评级展望由稳定调整为负面,预计恒大地产和碧桂园等大地产商的评级也可能被下调。

如果将来被下调评级的公司增多,整个行业的发债成本将会上升,融资难度亦会加大。

信托:高歌猛进 (展望:门槛提高 成本加大)

根据高通智库的报告,2011年以来(截止4月5日)共发行了592款信托产品,其中房地产信托178款,占据了信托发行量的30%。

2011年以来发行的信托产品预期平均收益率为8.98%,而房地产信托的预期平均收益率为9.75%,高于平均水平。

融资成本看,房地产企业通过信托融资的综合成本在15%-20%之间。其中约10%是给投资者的回报,1%-2%的发行成本,信托公司的净手续费收入能达到5%-8%。

趋势上看,房地产信托有加速趋势。2011年1月份,工商企业' 领域发行数量最多,有101款产品,而房地产信托则只有46款。2月份,二者基本持平,工商类78款,房地产69款。而3月份工商类为43款,房地产类达到63款。这或许也说明了房地产资金链趋紧,承诺的投资回报不断攀升,从而在央行收紧信托融资的背景下挤占了更多的信托份额。

3月,中融信托发行的“中融-仁文股权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以15亿的发型规模创下了今年以来的最大发行记录。为期24个月,预期收益率高达14%。

但展望未来,政策对信托融资的限制仍在加强。继2010年公布《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之后,银监会在今年1月27日发布《信托公司净资本计算标准有关事项的通知》,该通知对信托公司净资本风险资本计算标准和监管指标作出明确规定。

在新规中,房地产类义务和银信业务受影响最大。今后融资类地产信托将经受更严格的审批措施,如规定,单一类融资业务中,公租房及廉租房风险悉数为0.5%,其他房地产融资风险悉数为1%;集合类融资义务中,公租房及廉租房风险悉数为1%,其他房地产融资风险悉数为3%。这意味着100亿元的房地产融资类业务总规模,就要占用高达3亿的风险资本

3月份,央行召集信托公司讨论,要求信托公司用自有资金发放贷款的余额原则上不能新增,如果新增,要按新增额的150%向央行缴纳特种存款,存款不计利息。

并且,央行还发布了《理财、资金信托专项统计制度(试行)》,意在密切监测银行理财资金和信托资金的动向。

外资:增长迅猛 (展望:未受压 空间较大)

1-2月,我国房地产实际利用外资41.5亿美元,同比增长50.5%。同期,我国实际利用外资178.23亿美元,同比增长27.09%。

制造业和房地产业是传统上我国吸引FDI最多的两个领域。当前流入房地产领域的FDI增速远远高于FDI的平均增速。在2010年,FDI中房地产占比22.2%,创历史新高。之前的记录是2007年创下的20.5%。2008年和2009年分别为17.2%和17.9%。

从目前商务部的表态看,并没有采取限制境外资金投资房地产的迹象。

人民币REIT:启动 (展望:尚不明朗)

房地产信托基金也取得巨大进展。据香港媒体报道,4月12日,香港商业大亨李嘉诚旗下以人民币计价的汇贤房地产信托基金(Hui xian REIT)公开招股获全额认购。汇贤REIT通过IPO形式筹资最多人民币112亿元,这是中国境外首次使用人民币进行的IPO交易

汇贤REIT的主要资产是位于北京王府井的' 东方广场。

至今未看到管理层对这一模式的表态,后市尚不明朗

被并购:弱势房地产商的出路 (展望:并购加速 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对于融资无门,或者因融资背上沉重债务包袱的弱势房地产企业,被并购或许是避免清算的最好选择。

2011年前3个月,房地产并购市场已经是波涛汹涌。据不完全统计,房地产行业共完成22起并购交易,超过2009年全年的并购案例数。并购金额为11.50亿美元,并购金额已经接近2010年全年并购金额的一半。

据媒体报道,目前中小型房企尝试的民间融资融资成本高达30%。中小房地产企业的融资难度和成本高企,将推动行业并购取得实质性进展。

高通智库总经理张宏在接受《财经网》记者采访时称:从当前看,房地产行业的并购主要集中在以下领域:品牌房企针对中小房企的住宅项目并购或是企业整体收购;外资针对一二三线城市的商业地产收购;央企退出房地产领域引发的资产转让;传统零售企业对商业地产资产的收购;垄断国有企业在资产沉淀方面的需求。

下一篇:

天风证券:淘金5G新基建 智慧路灯有望撬开千亿新市场顺水鱼财经

上一篇:

王者:权重股决定指数短期方向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