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消息(通讯员刘娟)随着国内艺术品市场的逐步走强,2011年艺术品拍卖"大考"春拍,正在各地燃起战火。种种迹象表明,对于艺术品市场来说2011将会是颇具期盼和看点的一年。
回顾2010年,冲破亿元大关的艺术品就有16件之多。今年春拍最受瞩目的拍品,莫过于保利推出的"元四家"之一王蒙的《稚川移居图》。这幅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元代名画拍前预估价高达2亿元,一举成为"中国拍卖史上估价最高的拍品"。要知道,去年以4.368亿元刷新中国艺术品成交纪录的黄庭坚《砥柱铭》,其拍前估价不过8000万元。
" [热点] 经济危机中保护金钱才重要 黄金才是金钱" 买房杀价秘笈 " 居民理财需求很饥渴 " 稳字当头 时刻提防黑天鹅出现 " 巴菲特索罗斯理财秘诀 " 银行理财产品 收益稳健一枝独秀 " 另类理财辟蹊径 实物保本有风险 " 白领支招年底香港血拼购物
2011年对于艺术品市场来说决对不乏看点,年初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首批艺术品份额上市。春节后几乎每天都以涨停报收,每日15%的涨幅,几个月后身价翻了15、6倍。巨大的看点背后,是从3月以来各大媒体机构对于天交所铺天盖地的质疑。但各地方文交所的不断出现,已然肯定了历史的发展,需要不断创新的必由之路。
与以往艺术品交易不同,艺术品金融化模式是将艺术品由原来的整体价值拆分为若干单位,投资者象买股票 一样获得艺术品相应份额。参与艺术品投资的人们不用再以巨大资金换取艺术品的所有权作为代价,而很有可能花少量的钱,就可同时拥有多件艺术品的部分所有权。
就艺术品的价值特性而言,其蕴含的并不单单只有资金价值这一点,历史、人文、美术、工艺等价值更为重要,一件艺术品由原来的独有转化为共有,对艺术品本身的艺术传承普及大有好处。天交所的创新在于将艺术品投资领域扩大,在把门槛降低的同时,给艺术品市场带来更多人气,也带来更多资金。正因为参与者的不断增多,从而增强了艺术品的流动性。
在艺术品市场蓬勃发展的今天,艺术品金融化是必然产物,原有的艺术品投资市场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势必会与先进的金融模式进行融合,达到互相推动的作用。而新生事物的不成熟与尚需完善必须面对,或许现在的压力更是日后的动力。
天交所面对的问题,不单单是一个机构和一个全新行业的问题,而是整体艺术品交易的通病,如艺术品市场交易秩序混乱、鉴定、评估、确权、保险、托管,以及政策等问题,天交所将这些问题端到了台面,而连续的价值涨幅成为了导火索。
天交所现在的局面正处于十字街头,如何迈步、迈向何方更需理性。首先,在交易过程和平台建设以及相应的股权构成上还属于探索阶段,其中无秩序、不规范的问题需要规范,更要加强监管。面对大量的来势汹汹的资金,说明大量的艺术品资本需要阵地,需要平台,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的发展潜力与势头须充分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