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见习记者 沈梦雪
“如果我能回到从前,而且必须决定怎样谋生,那我不会想成为一个科学家、学者或老师,我宁愿做个水电工或摆地摊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在75岁回顾其一生时,道出了自己的“地摊情结”:一种自由、带有草根快乐的生活。然而有着“地摊情结”的绝非爱因斯坦一人,受金融危机影响,越来越多的白领不甘于坐在办公室领取日益贬值的薪水,“兼职”日益流行。但兼职什么?小白领黄小姐就告诉记者,“下班摆摊”,可与传统意义上的“地摊老板”不同,她是自己开着私家车去摆摊。

" 买房杀价秘笈 " 居民理财需求很饥渴 " 稳字当头 时刻提防黑天鹅出现 " 巴菲特索罗斯理财秘诀 " 银行理财产品 收益稳健一枝独秀 " 另类理财辟蹊径 实物保本有风险 " 白领支招年底香港血拼购物
“我是一个普通的"80后",工资不高,想靠自己把车供起来,所以决定从练摊开始赚外快。”黄小姐大学毕业后在公司上了半年的班,拿到手月薪才2500元,另外由于公司离家比较远,父母还给她配备了一辆车作为代步工具。这样的月薪对于初入职场的年轻白领来说并不充裕,黄小姐无疑成了一名“月光族”,但生性好强的她觉得“都已经是上班的人了,工资虽然不能存下,可至少不能再向父母伸手要钱”,所以车也得要自己养。头脑活络的她原本想开淘宝店上网做买卖,但向朋友取经后发现经营网店特别费精力,并不适合有全职工作的自己,于是转念一想决定从这位朋友店里低价进货源,自己“摆摊”,时间、精力都由自己来掌控。
有了想法后,黄小姐马上付诸于行动,投入了600元从朋友那批来了第一批精挑细选的小饰品,选定在离家最近的一所大学处试摆。“一开始听说我要去摆摊,爸妈还嘲笑我异想天开,但他们越是打击我,我就越想试试看。”第一个摆摊日,黄小姐选在周五晚上,吃好晚饭她开车到大学门口,停好,车尾朝外。“我利用车子的后备箱,做了一块黑色泡沫板当背景,用来挂货。说实话,真到要做了,还真有些拉不下面子。但学生们很热情,因为新奇都来看,所以后来很顺利,从8点半摆到10点收摊,一个半小时就赚了315元,相当满足!”黄小姐回忆,“后来我与好几个大学生交了朋友,几乎都是固定生意,最早投入的600元早已经翻了3倍回本了。”她在" 博客中记录到:也许别人平时炒股坐在电脑前动一动鼠标,就赚取或赔掉数千元。但摆摊不一样,从别人手里接过带着体温的钞票,心里想着,又一盒饭钱来了,特别能体会到生活的滋味。
现在黄小姐已经很少再摆摊了,“油箱里快没油了,就出去练练摊,赚点油钱。”她笑着告诉记者。她觉得摆摊经验给她上了非常好的创业之课,“不拿死工资、灵活赚外快”就是她的新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