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诺基亚转型互联网之惑:从卖产品到卖服务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 “我们现在更强调让消费者体验,而不再停留在单纯描述手机的各种功能上。”3月1日,记者在北京国美、大中等卖场采访时,诺基亚手机专柜的销售人员这样告诉记者。 诺基亚渠道方面负责人也告诉记者,诺基亚去年在上海新开张的旗舰店,就是一家单纯的手机功能体验店而非销售店,各种具有音乐、拍照、导航、收发电邮等互联网功能的最新最全的手机在该旗舰店里都可以亲身试用和体验,希望能做到让用户有真正互联网模式的“用户体验”。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

“我们现在更强调让消费者体验,而不再停留在单纯描述手机的各种功能上。”3月1日,记者在北京国美、大中等卖场采访时,诺基亚手机专柜的销售人员这样告诉记者。

诺基亚渠道方面负责人也告诉记者,诺基亚去年在上海新开张的旗舰店,就是一家单纯的手机功能体验店而非销售店,各种具有音乐、拍照、导航、收发电邮等互联网功能的最新最全的手机在该旗舰店里都可以亲身试用和体验,希望能做到让用户有真正互联网模式的“用户体验”。

很显然,这些都是自去年诺基亚提出向互联网转型战略以来的“新风气”,但从目前来看,诺基亚给予外界的仍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硬件销售”公司印象。

根据诺基亚公司最近发布的2007年度财报,其2007年全球共销售4.37亿部手机,销售额为510亿欧元,利润率15.6%,市场份额从去年的约34%上升到40%。

其中,2007年诺基亚在中国(含香港和台湾)的手机销量达7070万部,年增长率为38.6%,市场份额为35%,目前中国已经成为诺基亚全球市场中最大的单一市场

“中国市场是诺基亚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目前中国互联网用户数已经接近2亿。”BDA咨询首席分析师张宇认为,在这两个因素的复合作用下,中国市场有可能成为诺基亚互联网战略的一个突破口。

价值链缺位

诺基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赵科林透露,2007年诺基亚总共销售了6,050万部带有音乐、拍照、上网等互联网融合功能应用的手机终端,而这个数字去年还是3,900万部,目前融合性的手机终端已经占到诺基亚总体市场份额的53%。但这显然不足以支撑诺基亚“向互联网公司转型”战略获得突破性进展。

“从以往卖产品、卖硬件发展模式,向以卖价值、卖服务和卖应用的互联网经营模式转变,不论在渠道还是经营理念上确实对诺基亚都是一个挑战。”对于诺基亚的互联网战略,诺基亚全球副总裁以及主管大中华区销售及市场运营的邓元鋆对记者表示。

尽管赵科林和邓元鋆均向记者强调,向互联网公司转型是诺基亚公司今后坚定不移的发展方向,但对于记者有关诺基亚在转型过程中的挑战和具体部署,他们均采取了避而不答的态度。

全球市场来看,诺基亚在向互联网转型过程中,面临的直接竞争对手无疑将是苹果和Google,他们均在互联网领域经营多年,在网民中有着相当的影响力,而且都有意在诺基亚的传统领地跃跃欲试。前者推出的“iPhone”硬生生在手机终端市场占得一席之地,而有关后者将进入手机市场,推出“Gphone”的传言,也是不绝于耳。

邓元鋆告诉记者,为配合“互联网转型”战略,诺基亚2008年将主要从三方面开展业务:继续加强终端渠道的领导地位,在娱乐、服务和用户体验上提升效果,并加强零售的投入力度;在互联网应用方面,以音乐、导航、游戏和视频为切入点,在2008年逐步与合作伙伴一起将上述四大应用普及;加强和客户、消费者以及运营商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关系,将互联网的服务和增值内容在整个产业链上渗透。

“我们要充分利用诺基亚在终端渠道上已经占据的强大优势,寻求在增值和服务业务上的提升,将互联网的内容和内涵渗透到用户。”邓元鋆表示。

事实上,对于诺基亚的互联网战略,业界更关心这家北欧公司如何彻底革命,转换成互联网公司的血液。

“品位网”CEO邓永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诺基亚转型互联网,必须要给各种信息服务、应用软件的开发商、运营商提供更多的支持,创造多赢的平台。当年,惠普(HP)从电脑硬件厂商向软件厂商转型,就是给解决方案提供商、软件开发商、信息服务商提供了很多的支持,帮助他们推广、甚至捆绑销售,但目前还看不到诺基亚有这方面的动作。

“品位网”与诺基亚在手机维信(Widset)服务上有合作。据邓永强介绍,目前诺基亚在国内开展其互联网战略的一个主要平台就是手机维信,但是其目前还不是开放性平台,而且本地支持也不足够。
近期推荐:
和讯科技股 新股专题汇总 财报: 指数
全球十大富豪太太榜单(图) 1'>2'>下一页 (责任编辑:雷建平)

下一篇:

天风证券:淘金5G新基建 智慧路灯有望撬开千亿新市场顺水鱼财经

上一篇:

红包大战,刚需打非刚需,微信有底气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