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为应对8月6日(七夕节)结婚领证高潮,全市婚姻登记机关采取了电话和网上预约方式缓解高峰期压力。图为北京市西城区民政局,工作人员正在准备办理结婚登记业务。
“七夕”将至,“爱情”的主题又将来临。保险营销者,让我们一起关心一下关于爱情、婚姻保险的话题,或是情侣咖啡中飘出的一缕清香……
经济危机中保护金钱才重要 黄金才是金钱巴菲特索罗斯理财秘诀 银行理财产品 收益稳健一枝独秀 风险 用“爱情保险”应对
沸沸扬扬的“裸婚”时代
财富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当下,沸沸扬扬的“裸婚”成为人们茶前饭后的热议重点,各大媒体都纷纷报道关于“裸婚”的话题,“裸婚”是指不买房、不买车、不办婚礼,甚至没有婚戒而直接领证结婚的一种简朴的结婚方式,是2008年兴起的网络新词汇。由于生活压力以及现代人越来越强调婚姻的“自由”和“独立”,婚礼在年轻一代的婚姻中被重视的程度日益削弱,因而“裸婚”也就成为80后最新潮的结婚方式。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对于“裸婚”的概念,年轻群体是十分支持的,他们一般年龄在20岁到35岁之间,80后居多,他们大多思想前卫,其中也不乏高学历、高收入的都市白领,在“裸婚族”看来,领了证就生活在一起,轻松自然,正是他们提倡的,让“裸婚”如飓风般在城市里刮过。据网上最近一项关于裸婚的调查显示,其中赞成“裸婚”的年轻人就占了大约六成,他们认为“爱情就应该抛弃金钱的世俗,真心相爱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裸婚”也成了80后的新时代婚姻选择。而持反对意见的,大多是中老年群体,他们认为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何来谈情说爱?唯独一张结婚证的婚姻,薄得就像一张纸,经历不起任何风吹雨打。其实,中老年人过去是没有财富婚姻的,50至70年代,都是现在意义上的“裸婚”。说到底,爱情是婚姻的基础,是第一位的。
专家认为,“爱情保险”会成为营销产品的新宠。记者了解到,目前已有多家公司以爱情为主题,推出了夫妻联名共保的保险产品。理财专家表示,虽然“爱情保险”并不保障爱情,但作为家庭和夫妻共同分享的理财品种,这种联名保单也是一种不错的投资选择。
“爱情保险”的本质是找一个真爱你的,并且你真爱的伴侣,而我们这里介绍的是另一份保险爱情商业保险,有了它,不惧“裸婚”。
爱情婚姻保险的历史沿革
对于爱情、婚姻保险话题,记者采访了业内资深的保险营销伙伴,她说:“十几年以前,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有婚姻保险,当时可保标的是夫妻双方的婚姻本身。也就是说,当时存一笔钱,约定是20年或30年等,到约定年期,若双方仍然是未曾离异的夫妻,则可按照保单约定领取一笔保险金。当年这样的险种,多是亲友赠予新婚夫妻的,祝愿二人能白头偕老。如果双方在保险期间离异,则合同终止,没有保险金领取。”当时的婚姻保险和现在的产品有所不同。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最近几年国内不少公司都陆续开设了“爱情保险”险种,例如平安人寿的“世纪同祥”、泰康人寿的家庭保障计划产品“爱家之约”、中德安联的“美满婚姻见证计划”、太平人寿的“情系今生计划”等。业内人士表示,“爱情保险”一般都是属于连生型保险,即一张保单可以同时承保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被保险人,但必须提醒的是,“爱情保险”基本都设置了投保前提,要求被保险人必须是有' 法律关系的合法夫妻。
据业内人士透露,与其他保险产品相比,“爱情保险”最突出的特点是夫妻共享一份保单,共同支付保费,共同成为被保险人,同时两人都有受益权,“这样的投保和受益方式,目前受到了很多年轻夫妇的认同,投保人也基本以年轻夫妇为主。”
投保时双方都是被保险人和受益人,那如果婚姻遭遇不测,“爱情保单”又如何处理呢?理财专家表示,由于被保险人涉及两个及两个以上,因此“爱情保单”通常都可以灵活简便地根据夫妻双方的协商,把保单拆分成两份,拆分后的保险责任依然有效。
有关人士表示,相对于其他保险而言,“爱情保险”凭借着浪漫又喜庆的名字成为了很多年轻小夫妻的投保首选。一些刚刚步入婚姻殿堂的新婚燕尔更是冲着“一生一世”、“情系今生”等名字,为了讨一个好彩头而投保,较之于保险的具体内容倒并不十分重视。爱情保险其实是一份夫妻捆绑的保险计划,实质上就是养老与保障兼顾的终身保险险种。相当于“连身保险”,保险范围包括意外或疾病身故金、意外伤残保障、同时身故保险金以及分红等。这与一般的分红终身寿险没有太大区别,只是二人必须在婚姻存续期才可领取保险金。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