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朗科对PNY公司的维权诉讼案被国内媒体称为“中国IT企业境外专利维权第一案”,邓国顺自己更将这次行动比喻为“跨洋亮剑”
“朗科诉PNY案”伊始,闪存专利发明人邓国顺就一直抱着必胜的信念。
但由于中美两国司法程序的巨大差异以及被告方实力的强大——PNY公司是美国第二大移动存储厂商,业界人士一直对朗科此次的维权行动不抱乐观的态度。
然而仅仅两年之后,朗科正式对外宣布,他们已与PNY公司庭外和解并签署了专利授权许可协议。2008年3月26日上午,深圳市朗科科技有限公司总裁邓国顺满面春风地出现在媒体面前。
在邓国顺看来,“诉讼的目的是为了商业利益,是为了企业发展。”只要能达到这个目的,就没有必要把诉讼一直进行到底。因此对于最终的结果,他表示“满意”。
自从朗科申请“闪存”相关专利成功之日起,就一直饱受侵权之苦。
早在2004年,朗科就相继将中国的华旗、日本的索尼等多家国内外企业送上被告席。而其对PNY公司的维权诉讼案则被国内媒体称为“中国IT企业境外专利维权第一案”,邓国顺自己更将这次行动比喻为“跨洋亮剑”。
“我的经验就是要敢于‘亮剑’。”作为朗科专利的发明人,邓国顺身上没有传统知识分子的书呆子气,相反,他是个市场意识极强的生意人。
“从1999年做闪存研发起,我们就非常注重专利技术的申请,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邓国顺对《中国新时代》表示,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没有知识产权保护做后盾,自主创新也将无从谈起。
“专利组合”设防
从1999年创立至今,朗科的员工总数还不到300名,而研发人员的比例如今已接近30%。2002年7月,朗科获得了中国发明专利——“用于数据处理系统的快闪电子式外存储方法及其装置”,随后,该专利又在2004年12月获得了美国发明专利授权。
朗科首创的这一基于USB接口技术的专利在顺利实现产业化后,直接导致新一代存储产品——闪存盘的诞生,它不仅完全取代了软盘,更在全球范围内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闪存盘产业,进而引发了一场移动存储的“闪存革命”。
随着闪存盘等闪存数码产品应用市场的扩大,越来越多的IT企业垂涎于“闪存”行业的巨大商机,都渴望以各种形式从中分得一杯羹。
朗科在国内申请专利成功之后不久,就引来了众多“模仿者”的跟进。因此,在2004年12月获得美国发明专利授权后,邓国顺就做好了日后维权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