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业传统上是一个相对垄断的闭环系统,但在当今电信、互联网和媒体融合趋势下,这个闭环系统所遭受的来自内部和外部的挑战越来越大,一方面,各种新兴的外部力量通过不同的方式渗透进来,另一方面,电信行业本身已不能仅满足于提供话音服务,寻找蓝海的过程中也需要自我革命,整个产业链的整合和转型在加速推进。
是为电信围城,“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的人想出去”。
围绕着“突破电信围城”,不同角色的参与者正在以自己的方式行动。
重组!3G!——在经历若干个“5·17”之后,中国电信业的进程依旧要继续被传言所左右吗?
但世界对中国的眼光,似乎正在发生微妙的改变。
“尽管与WCDMA尚存差距,但TD已有了足够好的开始。”5月中旬,高盛在一份长达10页的针对中国TD试商用的调研报告中,如此判断。这是近期国际市场上针对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G标准——TD-SCDMA——所发出的不同以往的正面声音之一。这种声音的日渐清晰说明,TD已经不再是代表电信业整体崛起的一个简单符号。
“最近国外调研机构对中国电信业的调研非常密集,这是一个信号。”中兴通讯证券部一位人士告诉记者。
风向似乎变了。无论是对于全球电信产业巨头,还是对于嗅觉灵敏的资本市场来说,中国电信板块正在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热点。
“无论是从市值还是PE(市盈率),中国电信股目前是全球最热的板块。”而这背后的商业基石是,近年在中国移动通讯市场上孕育出了中国移动这个拥有全球最庞大用户群、全球最大市值的运营商;而在通讯设备制造领域,亦培养了华为、中兴这样的新兴跨国品牌。
但是,冰与火的交融总是如影随行。
凯明等TD产业链条上的寄生者,近期所表现出来的困境与挣扎,也正在冲击着中国电信业的“美好时光”。另外,一个潜在的下降通通亦若隐若现。南京证券的报告显示,今年1-3月,电信业收入增幅低于工业增幅,固网运营商业务正在大幅下滑,中国移动收入增加但ARPU值不断下降。
通信业中国风景
高盛在其调研报告中称,通过对联想TD800手机在北京、上海两个试用城市效果评估认为,TD在户外覆盖率、自由转网、语音质量等方面,均表现良好。
而此前,有关TD在试用阶段信号覆盖偏弱、机型选择面偏窄的质疑,让人们对即将全面商用的TD充满怀疑。
高盛批判那些TD怀疑论者认为,尽管目前TD的服务质量和手机的选择上,与相对成熟的WCDMA还有着“数年的差距”,但在通话的掉线率、盲点问题和漫游转换等方面的容忍度则“令人满意”。在高盛看来,这(TD试商用)比2004年WCDMA首次在香港测试的情况要好。
“对于任何新技术而言,暂时性的问题均是不可避免。”高盛认为,所有的争议,只不过是一条艰难道路当中,闪现的一些必然要经历的痛苦和磨难。此前,因3G牌照迟迟不能发放,围绕3G产业链上的相关环节颇受其累。中国电信、网通在移动通信领域迟迟未有推进,不少终端厂商针对3G的投入也长久得不到回报。而身陷“3G泥潭”的包括凯明在内的3G上游厂商,也是危机四伏。
高盛认为,伴随着TD较大规模的推广,其经营规模将得到很快的提升。这反过来会创造一个良性循环,从而大大改善目前在TD产业链上的种种“阵痛”。
这样的观点显然正在受到追捧。与此相应的是,中国移动、中国联通(600050行情,股吧)、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在港股的市盈率近来一路高企,尤其是中国移动的PE值已过30倍,是国际同行10到15倍市盈率均值的两到三倍。
“在香港市场上,中国通信概念股市值的回升,反映了国际投资者对TD由怀疑到逐渐认可的微妙转变。”5月14日,有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