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职场新人首月多成月光族 月入六千只剩七十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img alt=第一份薪水怎么花?有人“月入六千,只剩七十” src="http://i7.hexunimg.cn/2011-09-19/133505881.jpg" align=middle border=1> 第一份薪水怎么花?有人“月入六千,只剩七十” 文:记者邓仲谋 实习生林家宝 图:新华社 核心提示: 正如获得第一份工作的心情一样,职场新人领到第一份薪水也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第一份薪水怎么花?有人“月入六千,只剩七十” 第一份薪水怎么花?有人“月入六千,只剩七十”

文:记者邓仲谋 实习生林家宝 图:新华社

核心提示:

正如获得第一份工作的心情一样,职场新人领到第一份薪水也是异常激动的。对于第一份薪水,该怎么花呢?职场新人们各有各的“花法”:有人计划着用第一份薪水来实现儿时的梦想,有人把第一份薪水作为在这个城市拼搏的“第一桶金”,精打细算地过日子,也有人入不敷出,早早地成为“月光族”和“负翁”。

理财" [热点] 经济危机中保护金钱才重要 黄金才是金钱

" 买房杀价秘笈 " 居民理财需求很饥渴 " 稳字当头 时刻提防黑天鹅出现 " 巴菲特索罗斯理财秘诀 " 银行理财产品 收益稳健一枝独秀 " 另类理财辟蹊径 实物保本有风险 " 白领支招年底香港血拼购物

核心提示:

不同企业有不同的公司文化,新人对前辈的称呼也不尽相同。有的公司“江湖味浓点”,习惯称前辈为“老师”;有的公司“亲情味浓点”,同事之间以“哥、姐、姨”来相称。相对而言,国企以及日韩等企业一般等级观念较重,最好以姓氏加级别来称呼同事及领导,欧美背景的外企彼此一般直呼英文名字。对于这些,初来报到的职场新人,如果称呼不当,可能会影响人际关系。

第一次出“粮”饭局少不了

职场新人拿到第一份“粮”,往往都不忘请大家吃饭庆祝一下。记者发现,刚工作的大学生们,无论是收入微薄还是丰厚,请亲朋好友吃饭庆祝都是他们“义不容辞”的头等大事。

小挺是一家地产公司的员工,入职后的第一个月没做足,拿到的2500元工资基本花掉了,主要是请朋友吃饭、唱K,和女朋友一起消费等。而目前在一所高校工作的阿勇老师,拿到人生的第一笔工资,也请了爸妈和亲戚吃饭。“各种饭局是必须的。”一家外资银行的文秘李小姐表示,虽然她还差几天才拿到第一份工资,但是她已经早有计划:必须请家人亲戚饮茶,请室友、师弟、师妹、死党吃饭。

吃、住、行 刚出社会就有压力

除非你是“富二代”,“月光族”是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毕业生普遍的状态,领到第一份薪水不用透支就足以感到欣慰了。除了请人吃饭外,最大的开支项目是生活成本,尤其是异乡求职者刚来广州,柴米油盐吃住行样样都是钱,生活压力一下子压满全身。

周先生在一家动漫公司工作,他说,第一份工资主要请两个老朋友和哥哥吃了一顿饭,其他用来做生活费。在深圳工作的阿莹表示,自己第一份薪水是4000多元,很多地方要花钱,安排完房租、吃饭等生活开销,第一份薪水就基本花完了。

与民企不同,在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的职场新人,由于单位福利较好,生活压力普遍较小。小海就在一家事业单位上班,第一份工资虽然只有1800元,但他心里还是很高兴,很有成就感,有了第一份工资,他就不用家里再给生活费了。

故事1:月入六千,只剩七十

第一份薪水怎么花,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故事。在地产公司工作的小露,第一个月领了六千多元工资,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数字,她也对这份薪水做了细心的规划,但算下来,她第一个月还是成为了“月光族”。为什么还会成为“月光族”?小露表示,“寄给家里2000元,送生日礼物用了300元,衣服化妆品1500元,吃饭聚餐1500元,交通400元,购置生活用品、房租、零食1000元,最后结余70元。”

故事2:第一个月就成“负翁”

虽然领了第一份工资,但生活依然过得比较窘迫,有些职场新人没有享受到工资带来的经济独立和生活自由,马上就成为了“负翁”。

在广州事业单位工作的沈先生,第一份薪水是在见习期拿到的,他笑着说,领了第一份薪水基本上都用来还信用卡。“当时工资两千多,连续两个月都是全额还信用卡。”经济上捉襟见肘,但生活上还是有保障,“当时工作地点在辽宁,单位包饭、包住,不用担心吃住的问题。”相比沈先生,在一家教育机构工作的黄小姐就窘迫多了,“第一份工资只有试用期的半个月薪水,根本不够生活开支,不仅月光,还负债了,最后还是得从家里要钱。”

不同企业新人对前辈的称呼不尽相同

叫“老师”好,还是叫“哥、姐”好?

事业单位:“哥”、“姐”比较多

在广州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华先生表示,事业单位一般叫前辈“××姐”或者“××哥”,有职务的就叫职务。他说,初入单位是跟着别人称呼的,所以也不至于担心称呼错前辈,让他不高兴。在机关工作的潘先生表示,有领导职务的前辈一般叫某科、某局、某书记,而非领导职务的或者比较熟悉的人就叫姐或者哥多一点。另外,也有叫“阿×”和“老×”的。

民企:“总”、“工”较普遍

在一家民企工作的张小姐表示,称呼前辈一般是别人怎么称呼,自己就跟着怎么称呼,有的称呼哥或姐,有的称呼职位,比如李经理、李总等。“经理”、“总”这样的称呼在民营企业似乎是较为普遍的。

同样在民营企业工作的陆先生表示,公司里称呼前辈,一般会叫××哥、××姐、××总、××工(工程师)。“年轻比你大的,熟一点的就叫哥姐,比较客套一点的就是总、工。”陆先生说,“总是泛称,一般用于领导职位,无论其职位高低。”作为销售工程师,陆先生在单位一般被称作“陆工”。对于称呼这门学问,陆先生也有自己的心得。他说:“看上去老一点的就叫姐,和自己差不多的,就先请教对方怎么称呼她好,万一叫姐人家不高兴,你可以解释说,‘姐’表现的是一种气场,不是年龄,这样就可以解围了。”

外企:英文名是首选

国内企业和单位对前辈的称呼,更多体现的是国人对长者的尊敬。具有欧美背景的外企对前辈的称呼,则较为轻松和平等,上级和下属之间、同事之间,英文名是首选称呼。在一家外资食品公司工作的陈先生表示,公司的员工习惯称呼前辈的英文名或者昵称,在公司里,同事们都称呼他的英文名“Tomson”。

专家:“入乡随俗”是基本原则

职场新人该如何称呼前辈?职业规划师陈功认为,“入乡随俗”是基本原则,要随所在单位大家习惯的称呼。

陈功表示,不同企业有不同的企业文化,甚至差别可能还比较大。例如,许多欧美企业,注重平等、民主,等级差别不明显,多以英文名称呼前辈,显示大家一种平等的关系,所以职场新人尽可放心直呼其英文名。而日资企业一般等级差别明显,注重对上司权威的尊重,称呼前辈最好在其姓后面加上其职位,如加藤课长,至少要称呼加藤先生。而有些私企注重营造一种“公司即家”的比较亲近的人际氛围,所以在称呼上可能会“称兄道弟”。

有人会问:是否可以通过特别一点的称呼来拉近与前辈的距离?陈功认为,特别一点的称呼的确对拉近与前辈的距离有帮助,但他个人还是建议不要轻易这样做。因为这样很可能引起其他同事的嫉妒和排斥,除非在其他同事的心目中已经接受和默认了你与该前辈之间更加亲近的关系。

下一篇:

天风证券:淘金5G新基建 智慧路灯有望撬开千亿新市场顺水鱼财经

上一篇:

“小”数据意外抢走“恐怖数据”风头今日还有一件大事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