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在线(AOL)曾想将雅虎收归旗下,招致杨致远和费罗的拒绝;随后,网景提出利用股票 互换收购雅虎,同样招致拒绝。
在雅虎最虚弱的时候,微软出手了,2008年2月1日,微软正式提出以44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雅虎。 微软的算盘是,希望能够借助雅虎的力量,应对日益强悍的谷歌。 而就在昨天,外电报道,微软已与时代华纳、新闻集团及其他公司的人举行了磋商,讨论形式上联手收购雅虎。 雅虎是一颗怎样的棋子,在失去最佳时机,昔日光环逐渐黯淡的时刻,它为何还会引发各路豪杰“竞折腰”? 《管理周刊·纵深》本期将盘点雅虎在互联网商业和技术发展史上的起起落落。《管理周刊·纵深》也将根据管理、技术等的变迁,人事更迭情况,持续推出公司以及产业深度报道。 美国互联网巨头雅虎昔日的光环在谷歌的身旁显得如此黯淡。 在拒绝了微软的三次收购提议后,雅虎还遭遇激进投资者的“逼宫”,不得不依靠与搜索引擎老大谷歌进行战略合作来维持股东对其未来的信心。 去年6月,杨致远重回雅虎前台,取代塞梅尔成为CEO。塞梅尔执掌雅虎6年,其间曾带领雅虎平稳度过互联网泡沫所带来的危机。然而,近两年其领导下的雅虎却日渐衰落。 由于低估了搜索引擎兴起所带来的产业变革影响,塞梅尔未能及时应对来自谷歌等互联网后起之秀带来的挑战。18个月内,雅虎的业绩持续下滑,股价蒸发了近30%。 除了股价低迷,与谷歌的差距拉大也是股东们驱逐塞梅尔的原因之一。近几年,靠搜索业务发家的雅虎,被谷歌大幅超越。在2006年,雅虎股价跌去了35%,市值降至360亿美元,与此同时,谷歌的股价却大幅飙升17%,市值涨至1490亿美元。 而塞梅尔的待遇却居高不下,塞梅尔6年执行的期权总额达4.5亿美元。仅2006一年,他的薪酬总额就达到7170万美元,在美联社调查的386家上市
去年雅虎业绩出现了网络泡沫时代后的首次下滑,公司净利润下降12%,为6.6亿美元。谷歌和微软等竞争对手都在各自领域与雅虎争夺着用户和广告收入。雅虎整个2007财年的销售收入为51亿美元,增长率为12%。
雅虎CFO布莱克·约根森(Blake Jorgensen)还宣布,雅虎将实施结构重组计划,将裁减约1000个职位,占雅虎员工总数的7%。
在雅虎最虚弱的时候,微软出手了,2008年2月1日,微软正式提出以44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雅虎。希望能联合起来,应对谷歌,希望在美国付费搜索和广告市场抢占更多份额。
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在线(AOL)曾想收购雅虎,使杨致远和费罗都成为他们的雇员,但他们拒绝了AOL,他们担心把雅虎出售给AOL,最终也许会葬送雅虎。网景也希望利用股票 互换收购雅虎,然而杨致远和费罗同样拒绝了,因为他们要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
面对微软的收购,杨致远和费罗继续选择了拒绝。微软多次变更了收购方案,微软曾同意将收购价提高到每股33美元,与此前每股31美元相比,提高报价将为雅虎股东带来50亿美元的额外收益。而与1月31日雅虎股票 收盘价相比,溢价也达70%。
1'>2'>3'>4'>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