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国家' target='_blank' >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联合发布的' 数据显示,备受关注的中国5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0.8%,比上月回升0.2个百分点,连续第八个月居于50%荣枯线以上。其中,分项指数中多数指数有所回升,整体走势好于历史同期,显示当前经济运行基本态势稳中见升。
6月3日,汇丰HSBC与Markit联合公布,中国5月制造业PMI终值降至49.2%,创八个月来的最低位;初值为49.6%,为去年10月以来首次萎缩,暗示中国制造业扩张步伐持续放缓。
针对两大PMI一升一降的相反走势,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数据结果看似背离,但其反应方向相对一致。由于数据采集范围、对象有所差异,即官方调查覆盖3000多家企业,以大中型企业为主;汇丰调查覆盖约430家企业,更关注中小企业。专家认为,就小微企业在PMI指数上出现回落而言,前述两项统计数据反映方向一致,且官方发布的PMI指数更加均衡、合理。
应保持现有调控力度
分析人士指出,官方发布的PMI指数出现小幅上升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呈现出繁荣景象。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速自去年第四季度反弹至7.9%以后,今年第一季度又出现了同比增幅回落至7.7%的情形,且此后公布的其他一系列经济数据表现都不够强劲。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 target='_blank' >张立群对本报记者表示,5月PMI指数小幅回升,PMI各组成指数总体平稳,表明经济回稳的态势趋于明显。购进价格指数明显提高,预示市场预期好转;产成品库存指数小幅提高,说明补充库存的活动仍在继续。中部地区PMI指数低于50%的临界值,表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活动正在区域间拓展,对中部地区的影响开始加大。他预计,经济转型的影响未来将继续显露,经济增长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如投资、消费、出口方面的波动仍然不容忽视。
对此,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从4月、5月的多项经济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在缓慢、温和地好转。发电情况、工业生产、需求等都在小幅度改善中。但总体上看,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依然不足,仍然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经济成长动能偏弱已经导致市场上出现一些要求政府出台刺激举措的呼声。但在牛犁看来,今年以来,货币、财政政策的总体方向本来就比较宽松,保持现有的支持力度即可。
张立群也认为,当前,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都不宜改变。“在密切监测风险的同时努力把风险点把控住、把控好,并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张立群说,对于经济增长面临的诸多不确定因素,应当给予高度关注。
投资仍是经济发展重要途径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黄卫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先,在全球经济进入深入转型调整期这样的大环境中,中国经济呈现“低速”发展,是可以接受的。其次,中国经济现在并没有走到大幅度下滑的边缘,所以不应悲观。
“我们现在的动力是准备用城镇化带动下一步经济平稳的转轨和发展。远期看,如果把城镇化做起来,可以拉动投资、培育消费,为中国未来获取可持续、有质量的增长奠定一个基础。如果由于种种原因,城镇化拉动能力不太强,我们还有一个杀手锏,就是西部基础设施大开发。”黄卫平认为,西部基础设施大开发是一个很好的吸纳投资、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
在谈及促进经济发展的途径时,黄卫平强调,中国经济要想改天换地,越过中等收入陷阱,最终需要依靠的是投资,而不是别的东西。
小微企业处境艰难
在肯定5月PMI回升折射出经济向好趋势的同时,小微企业的困境也不容忽视。
官方数据对小企业PMI给出数据和更加侧重中小企业的汇丰数据走势一致,凸显出目前中小企业经营仍面临重重困难。据官方PMI分项显示,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1.1%,比上月微升0.1个百分点;中型企业PMI为51.4%,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小型企业PMI则为47.3%,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小微企业经营不佳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生产经营继续低迷。
牛犁认为,小微企业向来都面临产能过剩、市场需求不足等压力。此外,金融融资成本较高、借贷难也是小微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他建议,在财政方面应该将减税、降费落到实处。此外,在金融方面也应想方设法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便利,充分发挥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支持的力度。
牛犁说,许多政策的着力点应当放在加大改革上,特别是转变政府的行政职能,下放或者取消行政审批权限,给小微企业更多自主性、灵活性,尽可能把改革的红利释放出来,使企业的自主增长动力进一步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