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四期国债密集发行 买哪种好?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 按照的安排,昨日,7年期300亿元记账式正式发行;15日,共计300亿元的三期电子式储蓄国债也将发行。 时下股市不稳、基金赔钱,低风险的国债吸引了不少投资者。理财专家表示,记账式国债适合注重资金流动性的投资者,而电子式储蓄国债适合老年人购买。 <img alt=在股市不稳、基金赔钱的背景下,低风险的国债成为很多投资者首选供图/ src="http://i7.hexunimg.cn/2011-10-14/13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

按照' target='_blank' >财政部的安排,昨日,7年期300亿元记账式' 国债正式发行;15日,共计300亿元的三期电子式储蓄国债也将发行。

时下股市不稳、基金赔钱,低风险的国债吸引了不少投资者。理财专家表示,记账式国债适合注重资金流动性的投资者,而电子式储蓄国债适合老年人购买。

在股市不稳、<a基金赔钱的背景下,低风险的国债成为很多投资者首选供图/ src="http://i7.hexunimg.cn/2011-10-14/134210464.jpg" align=middle border=1> 在股市不稳、基金赔钱的背景下,低风险的国债成为很多投资者首选供图/ 债市热点文章基金迎来建仓良机 债券天王 8月狂卖美债 经济仍处下行通道投资长期可为 债券投资新选择—中小企业私募债 债券指数化产品体系发展展望 道琼斯和德银推出人民币指数 债券 等待春暖花开

发行提醒

300亿元记账式国债昨日发行

昨日,2011年记账式附息(二十一期)国债正式发行。

该期国债计划发行300亿元,实际发行面值金额为305.2亿元;期限7年,经招标确定的票面年利率为3.65%,2011年10月13日开始发行并计息,10月17日发行结束,10月19日起在各交易场所上市交易

该期国债为固定利率附息债,利息按年支付,利息支付日为每年的10月13日(节假日顺延),2018年10月13日偿还本金并支付最后一次利息

据了解,10月19日财政部还将招标发行2011年第二十二期记账式附息国债,计划发行面值总额280亿元,期限为5年。

300亿元储蓄国债本周六发行

除了记账式国债,本周还有300亿元的电子式储蓄国债发行。

财政部日前发布' 公告,决定发行2011年第十六期、第十七期和第十八期电子式储蓄国债共计300亿元。

根据公告,本次发行的三期国债为固定利率固定期限国债,其中第十六期期限为1年,年利率3.85%,最大发行额为30亿元;第十七期期限为3年,年利率5.58%,最大发行额为150亿元;第十八期期限为5年,年利率6.15%,最大发行额为120亿元。

从' 收益来看,购买国债比银行存款划算。以本次发行的三期电子式储蓄国债为例,第十六期期限为1年,年利率3.85%(银行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3.5%),比存款利率高了0.35%;第十七期期限为3年,年利率5.58%(银行3年期存款利率5%),比存款利率高了0.58%;第十八期期限为5年,年利率6.15%(银行5年期存款利率5.5%),比存款利率高了0.65%。

理财支招

记账式适合年轻网民

' howImage('stock','1_601288',this,event,'1770') 农业银行(' 601288,' 股吧)理财师表示,从购买渠道上看,记账式国债更适合年轻网民购买。只要投资者拥有深沪两市的证券账户,并且开设国债投资专户之后,在交易日可以随时办理国债的认购。

此外,对于比较注重资金流动性的投资者来说,记账式国债比储蓄国债变现更为容易。记账式国债可以上市交易价格市场行情而波动,可以随时卖出赚取买卖差价,如炒股一样进行操作。但也有可能由于判断失误而导致收益损失,甚至危及本金。

储蓄式适合老年人

' howImage('stock','1_601328',this,event,'1770') 交通银行(' 601328,' 股吧)理财师表示,储蓄国债不能在网上直接购入,不适合对于便利性要求比较高的投资者。储蓄式国债可以提前兑取,但会有一部分手续费的损失。如果市民在购买后的6个月以内提前支取,是没有利息的,这一点市民一定要注意。如果在购买6个月之后提前支取,则要收取千分之一的手续费,同时还要减去一定天数的相关利息。

由于这一损失可以事先预知,因此,储蓄国债的稳定性显然优于记账式国债。

小贴士 购买国债需先开户

购买电子储蓄式国债,需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和承办银行的活期存折(或借记卡)在承办银行网点开立个人国债账户。个人国债账户不收开户费和维护费用,开立后可以永久使用。文/本报记者杨欣

(责任编辑:admin)
下一篇:

天风证券:淘金5G新基建 智慧路灯有望撬开千亿新市场顺水鱼财经

上一篇:

年线揭示后市仍有大动作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