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高兴
前段时间' 创业板加速赶顶态势明显,市场都在留意资金会不会流向蓝筹股。
上周五股指虽止跌上涨,但此前的连续大跌,股指已出现破位迹象,很多投资者开始感到失望。
上周A股市场大幅震荡,' 上证指数周四跳空低开,有跌破箱底态势,并一度引发市场恐慌;创业板指数也有见顶迹象,结果上周五强势大涨,似乎活跃资金不退。就短期来看,活跃资金暂时没有持续从高估值成长股转向低估值蓝筹股的现象。
在后市模糊不清的背景下,不妨来看看市场的另一大力量融资买入资金的状况。证券时报' 数据部统计,金融股最新融资余额是560余亿元,这个数字最近3个月来变化不大,维持在400亿至500亿元的体量。其中,' howImage('stock','1_600016',this,event,'1770') 民生银行(' 600016,' 股吧)、' 中国平安、' howImage('stock','1_601166',this,event,'1770') 兴业银行(' 601166,' 股吧)、' howImage('stock','2_000001',this,event,'1770') 平安银行(' 000001,' 股吧)、' howImage('stock','1_600000',this,event,'1770') 浦发银行(' 600000,' 股吧)均在40亿元以上,依然是目前融资余额居前的' 个股。
以' 金融行业整体融资余额的演变看,明显滞后于其走势。金融股从去年12月份开始大涨,今年1月份继续上涨,金融指数从去年12月4日到今年2月4日的两个月的时间内涨幅逾60%。金融股的融资买入则是去年12月份开始缓慢增长,1月份时放量还不明显,在金融股涨幅已经很大之后,追涨的融资资金才纷纷到来。
从数据来看,在金融指数见底的2012年12月4日,金融股融资余额仅有165亿元,金融股大涨第一波到今年1月4日涨近40%,那时融资余额只上升到193亿元,上升数量很小,而且其中持续出现融资偿还。金融指数于2月4日见顶,金融股融资余额上升到300亿元,追涨态势非常明显。由于金融股整体股价已跌破今年1月初水平,这部分追涨的融资资金当下基本被套;今年2月份后,金融股' 行情震荡,之后融资买入的260亿元资金也是基本被套。
从融资资金增长的脉络和分级成本看,今年1月份以来,短暂获利后未及时平仓的金融股融资资金基本被套。打个不准确的比方,金融股目前560亿元融资余额中有400亿元不同程度被套。可以说,这是悬在金融股乃至' 大盘头上的一个“堰塞湖”。
可以说,未来一段时间内资金对金融股的走势预期将成为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如果看好金融股的资金继续增加,金融股逐步走出低谷,那么上述“堰塞湖”不仅不会决口,反而将成为股价上涨的推动器。另一种预期则是:金融股迟迟未能再现半年前的辉煌表现,市场对金融股上涨的信心逐渐减弱,金融股股价持续阴跌;再加上金融行业负面信息增加,从而形成“戴维斯双杀”效应。当然,从目前金融股特别是银行股的低估值来看,后一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不大。
目前银行股的一大危险是慢慢失去机构投资者的欢心。近期,拆借利率上扬、流动性风险、坏账风险等信息,都在降低投资者对银行股的兴趣;同时,银行股超低的市盈率(远低于香港、' 美国市场同类' 股票 )也可能部分反映了这种预期。
目前,看好和看衰金融股的投资者比例似乎难分伯仲,后市大盘能否走好,关键要看金融股能否稳住,而已经在成本线扛了数月的金融股巨额融资资金的动向又将成为行情演变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