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殷鹏
受近期市场资金面紧张以及银行年中存贷比考核等因素影响,银行理财收益率大幅上涨,一些短期理财产品表现更为突出,包括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在内的多家银行都突击发行了年化收益率超5%的理财产品。业内人士认为,未来一周,理财产品收益水平还会继续上行,但7月可能回归下行,投资者不妨在近期配置一些中长期高收益率理财产品。
理财专家建议,在购买理财产品时,要注意一些问题。比如考虑资金流动性,长、中、短期理财产品搭配购买,并且清楚了解该理财产品的风险程度,理性评估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
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需看懂说明书,其中弄清楚产品说明书的几个“时间”概念,可以巧打时间差,实现收益率最大化。理财产品的时间段可分为募集期(发行起始日至发行终止日之间)、成立日(即起息日,指开始按约定计算理财产品收益的日期)、到期日、兑付日。由于资金募集期和清算期不享有收益,通常情况下是不计利息或按活期存款利息计算的。如果投资者买入的时间较早,而该产品的募集期和清算期又比较长,那么实际收益率会被拉低不少。需要提醒投资者注意的是,到期日和兑付日通常不是同一天,理财产品计息结束是在到期日,投资者真正收回资金是在兑付日。到期日和兑付日之间的间隔越长,对投资者真实收益的影响就越大。
据金融界金融产品研究中心统计,本周共有858只理财产品发行,新增产品涉及72家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期限108天,与上周理财产品平均期限107天相比基本持平。本周人民币理财产品占比96.97%,与上周的94.05%相比大大提高;外币理财产品中,美元、港币类产品发行量占比呈下降趋势。
本周各类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数量大幅增加。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和国有商业银行的发行量均有明显变化。其中' howImage('stock','1_601166',this,event,'1770') 兴业银行(' 601166,' 股吧)理财产品发行量上涨最为明显,' 中国银行和' 建设银行的产品发行量也有显著增加。
理财产品收益率出现急速上升,其中7天、14天和1个月期限产品收益率升幅最大,其它各期限收益率最高产品的收益率也有明显升高。从收益率分布来看,各期限预期收益率最高产品分属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和外资银行。其中,' howImage('stock','2_000001',this,event,'1770') 平安银行(' 000001,' 股吧)发行的一款人民币理财产品占据了同期限产品预期收益率第一的位置,而' target='_blank' >杭州银行的一款短期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以高达4.2%的预期年化收益率夺得了城商行的首位。
在本周产品的投资种类中,组合投资类和' 信托贷款类产品占比明显提高,其他投资领域的产品占比与上周基本持平。从保本类型看,非保本浮动类产品所占比重与上周相比减少了两个百分点,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占比与上周持平;保本固定收益类产品占比增加了两个百分点。从区域上看,本周发行的理财产品数量前十名城市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