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假如“网上财富”变成“数字遗产”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 或许网友大都还年轻,或许人们总是求“吉利”,所以,大概极少会有人去想“假如‘网上财富’变成‘数字遗产’……”这样的事。 但是,假如你真的觉得自己留在网上的“财富”有价值,那么恐怕,你应该稍微想一想了:假如“财富”变成“遗产”,这份“数字遗产”是该归入亲人的怀抱,还是任其消失于虚拟世界? “数字遗产”官司 人都求“吉利”,但“不吉利”的事总在发生。这就是生活。&l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 买房杀价秘笈 " 居民理财需求很饥渴 " 稳字当头 时刻提防黑天鹅出现 " 巴菲特索罗斯理财秘诀 " 银行理财产品 收益稳健一枝独秀 " 另类理财辟蹊径 实物保本有风险 " 白领支招年底香港血拼购物

或许网友大都还年轻,或许人们总是求“吉利”,所以,大概极少会有人去想“假如‘网上财富’变成‘数字遗产’……”这样的事。

但是,假如你真的觉得自己留在网上的“财富”有价值,那么恐怕,你应该稍微想一想了:假如“财富”变成“遗产”,这份“数字遗产”是该归入亲人的怀抱,还是任其消失于虚拟世界?

“数字遗产”官司

人都求“吉利”,但“不吉利”的事总在发生。这就是生活。

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贾斯汀·艾斯沃斯的家人,跟雅虎公司打的那场官司,大概是至今最著名的“数字遗产案”,一度引发了美国社会对“数字遗产”及其继承问题的关注。

2004年,艾斯沃斯在伊拉克执行任务时不幸身亡。他的父母向雅虎公司提出请求,要求得到儿子的雅虎邮箱密码,以获取儿子留下的文字,为自己保存有关儿子的部分回忆。这个要求,遭雅虎公司拒绝。过世的家人的“数字遗产”,究竟能否被继承?艾斯沃斯的父母将雅虎告上法庭,引发了一场激烈争论。

最终,法官作出了一个折衷的判决:雅虎公司将艾斯沃斯邮箱里的信件等,刻录在光盘上交给他父母,但不给予密码。

在已经拥有4.2亿互联网用户的中国,王女士的遭遇近来引起了诸多关注。

王女士的丈夫徐先生在一场车祸中遇难,她想要得到丈夫的QQ号码,以便整理他保存在QQ邮箱里信件和照片,给自己留个纪念。对王女士的求助,腾讯公司拒绝,理由是根据与用户之间的协议,QQ号码的所有权归腾讯所有,用户只有号码使用权而不能将其作为个人财产处置。于是王女士开始了与腾讯看来将会漫长的协商。

网络公司的数字产品服务协议中,大都有类似腾讯的这种“格式条款”。谷歌、雅虎等网站的邮件服务都规定,只有在" 法律许可之下,才会审核“数字遗产”索取人的资格,用户亲人才可能获得邮件内容,但不能拿到密码。

保护隐私vs继承遗产

国际电信联盟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球网民数量已达20.8亿。这意味着,如今地球上差不多每3人中就有1个网民,许多人可能留下“数字遗产”。

眼下,法律上有关“数字遗产”并没有明确定义。不过按照“常识”,“数字遗产”应该指放置在互联网环境中的个人数字内容,包括电子邮件、网络日记、" 视频、" 相册,还有网络游戏货币,个人购买并保存的电子书、影片、音乐……

专家指出,关于“数字遗产”的继承,目前主要有两大问题,一是“数字遗产”的法律定位尚不明确;二是许多网络运营商与用户签订的协议里有“隐私保护”条款,这意味着他人不能得到用户的数字内容,当然也就排除了遗产继承权利。

“虽然是虚拟财产,但‘数字遗产’的价值属性已经被广泛承认,可是眼下并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对‘数字遗产’的归属作出专门规定。”上海华中达律师事务所主任赵雪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这就使得人们在主张自己的权益时遇到困难。”

赵雪华介绍说,有关虚拟财产的法律定位,法学界目前存在三种主要观点:“物权说”认为,既然已是网络时代,那么,虚拟财产可以被定性为一种特殊物品,进而适用于物权法的规定;“知识产权说”认为,虚拟财产是网络用户个人智慧与劳动的结晶,具有创造性,可被视为著作权来保护;“债权说”则主张,虚拟财产大多基于网络用户与运营商之间的服务合同关系,有极强的相对性。

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韦之指出,“数字遗产”的继承问题要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保护隐私和亲人想要得到逝者遗物的愿望之间,因为情况复杂,很难把握。但许多网络公司的格式条款需要正确解读如果用户并未在协议里明确声明排除亲人对自己‘数字遗产’的继承权,那么我认为,那些‘数字遗产’应该可以被继承。”

密码写进遗嘱

一些学者强调,提供数字服务的网络运营商应该周全地考虑“人文关怀”:那些协议里的“格式条款”,针对现实纷扰而偏重考虑“保护隐私”固然没错,但当“数字遗产”及其继承的新情况冒将出来,就得面对现实,大可不必刻板地坚守并不完善的条款。

与此同时,网友们看来也得面对现实,想一想自己“网上财富”的“后事安排”。在英国,一项调查显示,越来越多人已经或者准备把自己的网络密码写进遗嘱,把“数字遗产”留给亲友。“我有许多珍贵回忆保留在网上,还有我购买并" 收藏的音乐、数字杂志等,我希望确保把这些‘数字财产’留给我爱的亲人和朋友们。”27岁的英国女孩凯莉·哈摩尔把自认为“价值约1万英镑”的“数字遗产”,写进了遗嘱。

另一些人则选择正悄然兴起的“数字遗产托管”服务。在英国和美国,“遗产保险柜”和“危机恢复”等一批专门应对“数字遗产”及类似问题的网站已应运而生。登录这些网站,用户注册后就可把一些重要的网络账户信息存进加密保护空间,并指定这些私人信息的继承者。网站会定期与用户联系,如果在过了用户指定的时间后还没有收到回复,网站就会启动调查,确认情况后,将“失去联系”的用户的注册账户和密码发送给其指定的继承者。

浙江省WTO法律研究会副会长刘海声认为,保护“数字遗产”的终极武器仍是法律。他对记者说,“问题的产生总是早于法律条文的修订或增加。随着网民队伍不断庞大,有关纠纷将不可避免地增多,最终要在法律层面上解决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根据新的问题、新的司法实践,尽快完善有关法律,不仅保护网民,也保护网络运营商的合法权益。”

下一篇:

天风证券:淘金5G新基建 智慧路灯有望撬开千亿新市场顺水鱼财经

上一篇:

英国电讯报:周五股东大会将成雅虎分水岭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