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53岁的' target='_blank' >丁学东上周继任中投公司董事长,作为全球最大主权财富基金公司之一的中投公司4个月来悬而未决的“董事长人选谜团”终于尘埃落定。
中投公司成立6年,正赶上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并持续深化。表面上,如何为数千亿美元巨大体量的资本找到合适的投资“出口”并保值增值,是考验中投公司“掌舵人”最严峻的难题。
而实质上,在几轮或冷或热的人选传闻背后,更核心的争论是,外汇储备作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累下来的最雄厚的一笔海外财富,如何让它为中国经济战略转型提供最有力的支持?
人选之争
接掌中投之前,丁学东任职国务院副秘书长。与前任' target='_blank' >楼继伟相似,丁学东的职业履历一直与' target='_blank' >财政部紧密相连:他是财政部财科所经济学博士,在财政部任职多年,34岁任司长,46岁任财政部部长助理、党组成员,此后升任财政部副部长。2010年5月,他成为最年轻的60后国务院副秘书长。
有关人士认为,与大多数财政部门的官员一样,丁学东为人比较低调,作风平实,这种风格与中投公司的风格比较吻合。同时,在财政部与国务院的任职经历,会使这位中投公司的“新掌门人”在人脉上更便于展开工作。
这个结果多多少少出人意料。这之前,楼继伟担任财政部部长后,短短一段时间内有关中投公司董事长的“人事谜团”几乎变成了街谈巷议,一批重量级人物也相继进入传言中的“候选人名单”。
不过,这些基于个人能力及背景的传言和分析,最终都“打了水漂”。
' 英国《金融时报》在有关中投董事长人选的评论中,一方面强调中投公司成立以来就“引发极大轰动”,外国政府与企业一直以来对中投大献殷勤,其投资项目已覆盖全球;另一方面则强调,中投“匆忙地在大范围播下了大量种子,很难讲,有多少种子将来会长成大树”。
最为人诟病的是,中投公司最早的两笔投资入股摩根士丹利和著名的'私募股权黑石公司,由于正赶上2008年爆发金融危机,产生了很大的账面亏损。
有业内人士称,对中投公司而言,新接手的人选面临的风险是,这是一个正部级岗位,而主要评价标准是比较纯粹的投资回报率,“他们害怕,自己将为回报率低的投资背上黑锅”。
财政部财政科学' 研究所副所长' target='_blank' >刘尚希认为,作为主权基金公司,国务院是有明确定位的,中投公司主要任务是经营国家给他们的外汇,用通俗的话解释,中投就是代表国家到境外投资的公司。
中投战绩
中投公司组建时的特殊身份,决定了中投公司董事长“为之不易”。
从性质上说,成立于2007年9月的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简称CIC)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从事外汇资金投资管理业务的国有独资公司。该公司的注册资本金为2000亿美元,来源于财政部通过发行特别国债的方式,筹集的15500亿元人民币。因此,从开始中投公司就需要支付每年5%的利息,再加上过去几年正是人民币兑美元高速升值阶段,年涨幅度接近5%。
这样,加上每年5%的利息成本,中投公司的年收益率如果低于10%,就可能陷入亏损。对此,楼继伟曾有过形象的比喻,“每天一醒来,就要先赚3亿元人民币”。
在最初金融投资“受挫”后,中投一直在全球范围内多方尝试,并一直以多元化投资来分散风险。总体来看,中投在' 金融行业和' 能源行业的投资仍占大头,2011年' 年报显示比例分别是19%和14%,排在前两位。
2009年以来,中投在' 美国投资过电力项目,在' target='_blank' >加拿大和哈萨克斯坦投资过石油项目,在英国投资过水务公司和房地产。今年3月,中投还与' 俄罗斯有关投资方一同合作,参与投资基础设施及俄远东开发等项目。
楼继伟曾在2013' 亚洲金融论坛现场表示:“中投作为长期的' 财务投资者,追求风险补偿后的回报,分散风险的一个办法就是不看好任何一个行业,就是把投资分散到各个行业去。”
确如楼继伟所言,中投公司历年年报披露显示,他们的境外投资业务涉及金融产品组合投资和直接投资两大类,并力求在' 股票 债券等传统金融资产和对冲基金、' 大宗商品、私募股权基金等非传统金融资产以及房地产、基础设施之间“进行平衡投资”。
用总经理' target='_blank' >高西庆的话说,“中投要做一个财务投资者,做以盈利为目的的长期投资者,没有所谓的战略性目标”。
这位知名投资专家最近对媒体总结他在中投的经验时强调,中投除了烟草工业、赌博业以及生产大规模杀伤武器的企业之外,“什么都可以投”,而最终目标是“必须要赚钱回来”。
据年报显示,2008年至2011年,中投公司境外投资业务年化收益率分别为-2.1%、11.7%、11.7%和-4.3%。截至2011年底,累计年化收益率为3.8%。目前' 2012年年报还未最终披露,据预计,中投公司境外投资业务年化收益率将超过5%。应该说,在财务上中投公司的表现是渐入佳境。
中投公司成立之后,持有国有商业银行股权的中央汇金公司也划归于中投名下,成为其全资子公司。而汇金持有的商业银行股份市值,已从2007年评估的900亿美元增长到目前的3000亿美元。
但更引发争议的是,2011年中投另一家子公司中投发展,在天津一口气拿下8宗地块,成交总额46.771亿元。这说明中投的触角并不想局限在金融投资领域。
经济学家李才元(博客,微博)认为,“如果中投把重心转向国内,就完全失去了外汇资金发挥作用的最根本方向。”
中投使命
事实上,围绕中投董事长人选的不同声音,实质上是对中投公司“为谁服务”的根本问题有不同看法。
目前,全球范围内主权财富基金从资金来源看有几大类。比如外汇储备盈余型,主要以亚洲地区新加坡(淡马锡公司)、马来西亚、' 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为代表;自然资源出口的外汇盈余型,包括石油、天然气、铜和钻石等自然资源的外贸盈余,例如中东一些国家的主权基金;还有就是依靠国际援助基金,以乌干达的贫困援助基金为代表。
总体而言,设立主权财富基金的都是不拥有货币主导权的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自身货币没有全球流动性,不得不靠各种方式积累美元、欧元等国际储备货币,进而形成外汇盈余。而为让这些盈余保值增值,就需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投资和资产配置。
“中投公司不能与淡马锡相比。”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员高连奎表示,淡马锡属于新加坡这样的小国,资本有限,投资上适合“精耕细作”,而中投公司资金量巨大,必须形成符合自身特性的' 投资策略。
高连奎认为,从经验看,发达国家金融市场已经饱和,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机会很难抓住,“更广阔的市场应该是高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中投应该从“财务投资”转为“战略投资”,应该从“寻找”投资机会,转为“创造”投资机会。
“国家主权财富基金不能按私人投资基金的思路做事,不能像散户一样只图钱生钱。”李才元表示,“赚钱”不应该成为中投这种巨型投资公司的终极目标,“赚钱”只是手段,而中投本质上要配合并服务于中国经济的转型战略以及人民币“走出去”战略。
在他看来,中投公司掌握的外汇资金本质上是中国经济多少年来积累的海外财富的货币符号,因此中投公司的使命,是要把这些“符号”变成真实的实体财富“带回国内”。
“对当下中国而言,高技术、资源才是真财富,挣再多的美元、欧元,有什么用?在纸币泛滥的时代,你那点小盈利能有它们贬值的速度快吗?”他反问。比如,中投公司持有的美元,不论年收益率是否达标,在美元超发的前提下,都避免不了“涨潮时挣小钱,退潮时亏大钱”的必然结果,就像“穷人挣工资永远赶不上富人财产升值一样”,中国的主权货币基金即便看上去数额不小,可“面对美元的大海也是小舢板”,不论短期投资还是长期投资,组合投资还是分散投资,都不能改变最终吃亏的宿命。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乔新生也认为,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元的不断贬值,使得中投公司的投资收益始终无法追赶上美元制造的通胀,而实际表现就是,“不论公司的掌门人怎样闪转腾挪,力求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站稳脚跟,但残酷的现实却是,国际金融市场不给一点机会”。
他强调,要明确中投公司不是一家对冲基金,也不是一家投资银行,而是一个由中国国家主权担保的超级金融组织。因此,“中投公司只能做与其身份相称的事”。
“转型”时刻
事实上,高西庆曾明确表示,中投成立时的三重目标包括:外汇资产保值增值、帮助国内企业走出去和探索国有金融机构管理模式。
目前来看,从财务投资角度看,中投公司基本完成保值增值目标,而旗下的中央汇金公司也探索了一套“增持”国内金融机构股份的办法,只是在“帮助国内企业走出去”方面,似乎还没看到明显成绩。
据报道,央行' target='_blank' >外管局有关部门正在研究是否成立新的外汇投资基金,按产业或地域分类组建新的投资基金团队。这意味着在中投之外,更多外汇资金将进入不同的投资领域。
中央财经大学外汇储备研究中心主任' target='_blank' >李杰认为,从国家资本“走出去”的更高层面看,没有前期中投2000亿美元的“试水”,至今不会知道中国主权性资本进入国际市场,会引来怎样的市场反馈和监管措施,“中投出海为我们3.5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后续投资提供了重要经验,这比5%的收益率重要得多”。
从这种意义上说,中投公司海外投资6年来强调“财务投资”,而不做“战略投资”,大概是为了淡化国际资本市场对中国主权基金的成见,尽量赢得更多的投资机会,并进行多方位的尝试。
不过,丁学东就任董事长之后,中投公司可能会迎来“转型时刻”。
什么是与中投公司身份相称的事?在李才元看来,就是服从中国国家实体财富增长的要求,服务于国家经济转型、结构调整的战略。
他认为,在海外,中投公司应该成为人民币“走出去”的“种子基金”,与各类中国企业组成“联合舰队”,把中投的美元资本化整为零,积极参与到中国实业、工程等企业在海外行动中。
在国内,中投公司下属的汇金公司要扮演“信心基金”角色,主要用于维护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平稳,市场低迷时买入股本或“核销”股本,不要参与分红,给市场以信心;市场出现泡沫时,卖出或抛售股本,给市场降温。
“利润只是中投公司的温度计,而绝不是它的体检表”。他说,中投公司应成为中国经济未来大转型的“重磅武器”,而不能仅仅变成一个“利润工具”。
事实上,中国金融管理层对中投公司的定位可能已经开始“微调”。有业内知情人士表示,国家在让中投保持“积极财务投资者”角色的同时,正筹划让中投公司为国内企业和产业资本“出海远航”提供有力支持。
同时,一家名为“外汇储备委托贷款办公室”的职能机构,去年年底在国家' target='_blank' >外汇管理局成立。据称该机构的职能是“创新外汇储备运用”,为' target='_blank' >央行和外管局“支持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和"走出去"战略”提供支持。
据知情人士分析,该机构现阶段的主要运作模式,就是以委托贷款方式,将央行外汇储备通过国内金融机构,向有需求的国内企业提供外汇贷款,帮助它们在海外投资。这意味着,在中投公司6年来的经验上,中国外汇投资已开始探索新模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乔新生强调,中投公司的董事长要“具有独到的全球眼光”,因为中国经济在全球范围内作用特殊,中投公司定位也理当“有更大的格局”。
“要从国家主权货币博弈的高度定位中国外汇储备投资,一边保护海外财富的安宁,一边维护国内金融资本市场安宁”,李才元表示,只有从这一“高”两“宁”的理念上执掌中投,中投公司的未来才会被看好。
本报北京7月1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