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盛
在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前后,我们连续两周分析了市场预期转向多方的理由。本周,特别是本周四,商品市场迎来了整体性的大幅上涨,橡胶、沪铜等商品单日涨幅均超过了3%,显然,市场对价格上涨的预期出现了明显的升温。
仔细再梳理一下“克强经济学”的内容,可以发现,在如何对待目前中国经济“滞涨”的问题上,李总理的施政内容包括了:
1.在控制通货膨胀方面,虽然没有出台升息、提高准备金率的措施,但在公开市场操作上动作明显。今年前5个月国内社会融资总额月平均达到1.82万亿元,而到了6月则暴跌43%至1.04万亿,资金收缩力度罕见。这也是前期商品期价大幅下跌的主要原因之一。但' target='_blank' >央行在随后的货币调控力度上有所松动,商品价格也逐步企稳上扬。
2.减免税费。比如“营改增”税收改革有望降低国内中小民营企业40%的税负;从今年8月1日起执行的小微企业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的措施,这些均加大了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3.释放“改革红利”,弱化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除深化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外,我们还在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放松对棉花商品的政府调控方面看到了积极信号。
正是看到了改善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措施的积极信号,市场人士才逐步增大了对价格上涨的预期。我唯一担心的是美联储缩减量化规模带来的利空影响,因此,在继续持有前两周建立的多头头寸的同时,对其他品种保持了观望态势。
(作者为全职' 期货操盘手,2003年起至2009年,总资产从5万元上升到2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