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过去的2011年,上海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尤其金融业继续提速发展,按照2009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上海围绕"一个核心、两个重点",以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为核心,加快推动股票 市场、债券市场、' 期货市场、货币市场等市场体系发展,同时大力推进金融创新先行先试,努力改善金融发展环境。2011年,上海新的金融产品不断涌现,新的经济形态不断萌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资源配置能力不断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骄人业绩
编者按:2011年即将过去,我们将迎来令人憧憬、充满挑战的2012年。2011年是“' 十二五”时期的开局之年,2012年则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回首201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新情况新变化,上海“两个中心”建设以及金融业发展都取得了新进展和新成就,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展望2012年,“稳中求进”的经济工作总基调必将引领我们在十分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中取得新突破和新成效。
市场体系是市场经济运行与配置资源的基础,建设金融中心,离不开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上世纪20-30年代,正是因为现代金融市场得到了快速成长,上海成为了国内最大的金融中心,外滩也被誉为“远东华尔街”。今天,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继续从市场体系建设入手,上海金融市场体系的服务、辐射和带动功能日益强大。
“我们将按照国家战略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做大金融市场规模和能级。”在今年10月30日举行的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上,上海市市长韩正如是表示。
按照上海“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上海金融市场交易额力争达到1000万亿元左右,主要金融市场规模保持或进入世界同类市场前列。其中,股票 交易额和市值进入全球前3位,商品期货交易量保持全球前2位,债券市场余额进入全球前3位。大力拓展市场流通规模,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商业中心、货物流通中心、电子商务中心。到2015年,上海地方进出口总额力争突破5400亿美元,商品销售总额突破8.7万亿元,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1.2万亿元。
2011年,上海在加快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工作中稳扎稳打,健康前行。
12月19日,一则“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员工招聘公告”悄然现身。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这个去年7月挂牌成立的为非上市股份公司提供股权托管、登记、转让、结算交收、代理分红派息和企业融资等综合金融服务的专业性市场平台,正是上海市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
建立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是上海推进面向长三角OTC市场建设的重要举措。开发这个新的金融市场,可以以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为载体,做好与全国场外市场体系建设的对接,推进' howImage('stock','1_600895',this,event,'1770') 张江高科(' 600895,' 股吧)技园区非上市企业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进行股份报价转让,储备上市资源。
此次面向全国招聘45名工作人员工作完成后,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可望在2012年正式开张纳客。“中心致力于与证券市场实现对接,除为挂牌企业定向融资、从组购并、股份转让、价值挖掘、营销宣传等提供服务外,还努力为挂牌企业实现转主板、中小板、' 创业板上市和新三板挂牌发挥培育、辅导和促进作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总经理' target='_blank' >张云峰如是表示。
筹建中的保险交易所,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的一颗重要棋子。自去年' howImage('stock','1_600663',this,event,'1770') 陆家嘴(' 600663,' 股吧)论坛上,上海市副市长' target='_blank' >屠光绍透露上海正在筹划建立保险交易所,有关保险交易所建设的信息一直为世人关注。在今年9月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金融办主任' target='_blank' >方星海透露,在上海成立保险交易所的方案已上报国务院,由' target='_blank' >保监会牵头的相关准备工作正在启动。而今年11月上海保监局发布的《上海保险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概要》更是明确,“十二五”期间上海要建立较完善的保险市场体系,努力创造条件在沪设立中国保险交易所。
保险交易所将尝试通过制度性安排,为再保险、大额财险、保单转让、保险衍生品等提供场内集中交易的平台。届时,上海金融市场体系将因此而更加丰富多彩。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人民币国际化,显然需要更紧密的沪港合作。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占GDP只有5%,相比发达国家如英国70%差距很大,也比亚洲国家平均的30%低,由此可见发展空间巨大。
今年5月,上海金融办与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联袂赴印尼和马来西亚开展人民币结算联合路演,金融机构、企业、当地' target='_blank' >央行的反应之热烈出乎沪港官员的意料。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梁凤仪表示:“路演相当成功,也见证了国家最大的在岸人民币市场和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业务市场合作互动所带来的优势。”
“不到一年前,企业对人民币结算的疑问还局限在贸易结算怎么操作上,现在企业都在关心人民币怎么保值增值,如何回流到大陆金融市场进行投资。这说明东南亚地区人民币已有一定的沉淀量,人民币国际化的深度和广度均明显提高。”上海市金融办综合处处长吴俊说。
建设面向世界的国际金融中心,国际板是绕不开的话题,因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标志之一就是交易市场向国际开放。自2007年4月上交所《2007年市场质量报告》提出要加快大型企业境内上市步伐,条件成熟时允许外国公司在内地上市,在境内开设国际板,今年以来,多位高层表态,正在加快国际板的推出。
今年5月20日的2011陆家嘴论坛上,时任' target='_blank' >证监会主席' target='_blank' >尚福林表示:“我想告诉大家,我们离推出国际板越来越近了。”在今年6月6日上海电视台新闻坊“我与市长面对面”节目中,屠光绍指出:“上海为什么要搞国际板?因为上海要建国际金融中心,要建国际金融中心就意味着你这个金融市场和金融业务带有国际化,国际化程度要越来越高。”他说:“我们觉得应该快了”。
2011年,国际板走到了“临门一脚”。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 target='_blank' >董登新表示:“未来国际板挂牌的、世界一流的大公司,不仅能给中国投资者带来"按季分红"的透明、稳定的回报,更能让中国投资者认识到什么叫真正意义上的"蓝筹股",什么才叫规范的"公司治理",这将有利于本土上市公司跟进学习与不断改进,以防夜郎自大、固步自封。”
随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深入,总部级中外资金融机构、功能性金融机构、外资和台资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等加快向上海集聚,特别是今年以来,吸引' howImage('stock','1_601988',this,event,'1770') 中国银行(' 601988,' 股吧)等国有重点金融机构在沪设立二总部的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我们欢迎工、农、中、建四大银行把总部搬到上海,如果业务重点在上海,或者说设立"二总部",以市场业务作为支撑的总部在上海,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目标也一定能够达到。”在今年的陆家嘴论坛上,屠光绍向四大国有银行抛出橄榄枝。
今年以来,包括' howImage('stock','1_601398',this,event,'1770') 工商银行(' 601398,' 股吧)、' howImage('stock','1_601288',this,event,'1770') 农业银行(' 601288,' 股吧)、中国银行、' howImage('stock','1_601939',this,event,'1770') 建设银行(' 601939,' 股吧)都正谋划在上海设立其第二总部,相关申报文件已经陆续提交到上海市政府和中国' target='_blank' >银监会并等待批复。上海银监局副局长谈伟宪在今年陆家嘴论坛期间就表示,一些大型银行准备设立上海总部,而且已向银监会提交了申请,监管部门正在积极酝酿之中。
7月1日,中国银行行长' target='_blank' >李礼辉首度公开透露,中国银行拟在上海设立第二总部,已报请监管部门批准。工、农、建,加之' howImage('stock','1_601328',this,event,'1770') 交通银行(' 601328,' 股吧)的总部已在上海,不远的将来,五大国有银行的“总部”将在上海集聚。
“上海的金融市场体系最为健全,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随着它的转型,银行业要把面向市场的机构重点和业务重点放到上海。”屠光绍表示。据记者了解,' howImage('stock','1_600036',this,event,'1770') 招商银行(' 600036,' 股吧)也有意在沪设立总行级机构。' howImage('stock','1_600016',this,event,'1770') 民生银行(' 600016,' 股吧)第二总部目前也已呼之欲出。广发银行、' howImage('stock','1_601166',this,event,'1770') 兴业银行(' 601166,' 股吧)等都设立了上海资金业务部。
除了各大银行纷纷前往上海驻扎,其他非银行类金融机构更加看好上海。今年9月,国内最大的PE机构之一弘毅投资跨境投资基金管理总部落户上海,这是股权投资基金在中国设立的第一个跨境投资基金总部。弘毅投资总裁' target='_blank' >赵令欢表示:“作为国际上最重要的交易市场、信息市场、交流市场之一,作为国家战略支持的金融中心,上海是所有金融企业的"必争之地"。”
无独有偶,今年2月,新湖期货总部迁到上海。方源资本、中德证券也都将总部迁到上海。目前,上海金融机构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记者了解到的最新数据显示,到今年9月底,上海金融机构总数已达1079家,其中2009年、2010年分别新增83家和63家。
股权投资、小额贷款、融资担保、第三方支付、融资租赁等新兴行业的准金融机构发展良好。截至目前,上海共有内资股权投资企业212家、股权投资管理企业240家,外资股权投资企业9家、股权投资管理企业54家;批准小额贷款公司66家,61家已经开业;审核批准融资担保公司53家;14家企业获得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数量全国最多(全国共有40家)。市属金融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和开放性重组稳步推进、不断取得新的成果,' howImage('stock','1_600000',this,event,'1770') 浦发银行(' 600000,' 股吧)与中移动开展战略合作,太保集团实现A+H股上市,' howImage('stock','1_600837',this,event,'1770') 海通证券(' 600837,' 股吧)收购香港大福证券,大众保险引进美国史带公司为战略投资者。
先行先试取得实效
12月26日,上海市金融办正式批准久有全兴成为外商投资股权投资试点企业。其合伙人日本野村控股株式会社由此成为国内首家获得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资格的日本金融机构。
2011年,上海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先行先试中的最大亮点,莫过于率先试点开展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经过近两年的筹备,备受关注的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PE)试点工作,今年在上海率先开闸。这一政策的破冰,意味着外资投资机构在中国直接投资打开了一条新通道,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再迈出一步。
1月11日,上海市金融办、市商务委和市工商局公布了《关于本市开展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试点工作的实施办法》。政策的出台让外资PE机构备受鼓舞,因为外资LP(有限合伙人,即PE基金的出资人)资金的进入,将为外资PE设立的人民币基金开辟新的募资渠道。
今年9月,弘毅投资宣布,已获上海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QFLP)试点资格,获批结汇额度为5亿美元。弘毅投资还与鸿锐集团签署投资协议,鸿锐是全球最大的PVC检验手套供应商,上海市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试点政策出台后,这是纯外资基金的第一单,也是目前为止的投资最大单。据悉,目前弘毅QFLP基金已经募集到位,并已有投资项目完成,率先在募资与投资两个环节实现突破。
而在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方面,上海继续走在全国的前列。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基础上,上海积极推动人民币跨境购售、人民币出口买方信贷、人民币对外担保、人民币跨境直接投资、政府采购国际招标等人民币结算业务。今年5月,央行上海总部召开上海市跨境人民币业务推进工作会议,提出稳步开展人民币境内直接投资、境外项目人民币融资等业务试点,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
在试点方案完备、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上海市以个案试点的方式,积极拓展了A股减持人民币汇出、外资企业境外投资者以人民币增资、直接投资项下股权转让款人民币支付、境内非银行金融机构向境外股东支付人民币股利等创新业务。
这些业务创新涵盖了直接投资、间接投资、人民币外债等多种业务类型。同时,自2010年8月央行向三类境外机构开放银行间债券市场以来,截至2011年上半年,已有20多家境外机构获批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
2011年,上海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一系列金融创新举措,取得了良好的示范和先发效应,为经济转型发展注入了活力。上海启动了国际贸易结算中心外汇管理试点。启动了期货保税交割试点,8月25日实现了首次保税交割。在沪外资法人银行、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服务公司率先发行金融债券,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金融租赁公司设立单船单机公司、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新台币双向兑换业务等工作相继启动,金融服务领域明显拓宽,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打造最优金融环境
2011年8月,由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组织编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11年金融蓝皮书《中国金融发展报告(2011)》在北京发布。蓝皮书在分析了2010年中国金融发展和运行现状,对货币市场、股票 市场、债券市场等的发展走势进行了深度剖析,并探讨了国际金融形势的新变化后指出,2010年度全国各省份的金融生态环境的综合评价结果发现:上海综合评分最高,为0.743,浙江第二,为0.724,北京第三,为0.715。
而7月8日揭晓的2011年度“新华-道琼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报告”显示,继去年跻身全球45个国际金融中心发展能力的综合排名第8位之后,中国上海2011年度的排名上升2个位次至第6位。加之今年6月上海金融业联合会编制的“2011上海金融景气指数”的数据结论,都反映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金融环境的改善和全球影响力的提升。
作为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软实力”的重要举措,当属今年2月上海首次颁发金融创新奖。包括“沪深300股票 指数期货”、“全国银行间市场贷款转让交易平台”、“银联手机支付”等37个获得2010年度上海金融创新奖的项目,成为上海金融创新发展的杰出代表。
此外,上海成功举办陆家嘴论坛,成立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等等,上海全方位打造一流软实力。
4月12日,上海市工商局审核通过联泰大都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吸收合并中美大都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申请案,企业在全国24个省份的31家分支机构也于同日翻牌。为了保障这一全国首例外资保险公司吸收合并案“无缝衔接”,上海市工商局把所涉及的省市工商部门人员和企业代表全部召集到上海,在同一天完成了核准手续,实现了所有分支机构的同日翻牌。
“我没有想到,一个城市的监管部门居然会为了一家企业的注册和翻牌这样用心,服务得这样周到。”中美联泰大都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target='_blank' >贝克俊说。
打造最优环境,正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方向。2011年,上海金融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金融集聚区建设稳步推进、功能显著提升,陆家嘴金融城范围进一步扩大,外滩金融功能得到延伸和拓展、形成金融集聚带,完成了上海市金融集聚区布局规划初稿编制工作。完成了首次金融创新奖评选表彰,实施了金融人才奖励政策;金融资讯、会计、律师、公估等金融中介服务机构进一步发展;建立了金融法治联席会议制度;有效防范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确保了上海金融安全。
“上海要利用中国的影响力和' 世博会的后续效应,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让金融机构和金融人才都来上海。”方星海说。
不可否认,目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在开放程度、金融体制、发展环境、人才资源等方面,仍与传统的国际金融中心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国际化高端金融人才的欠缺成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首要瓶颈。权威数据显示,在世界其他金融中心城市,金融从业人员占就业人口比重均在10%以上,伦敦和纽约的占比为11.5%,而上海金融从业人员总人数约为20多万,仅占全市就业人口的1%左右。下一步,“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意义,对于上海尤其突出、尤其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