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腾讯控股股价再度大涨,马化腾以约362亿美元的财富超越马云(356亿美元),成为中国首富,当然也是华人首富、亚洲首富。
QQ是他“抄”来的,微信不是他发明的;曾经苦到差点几十万“卖身”,还被骂是“狗日的”;
没有舍我其谁的强悍与霸气,没有改天换地的豪言和壮语,不指点" 江山,也不激扬文字,甚至没有高谈阔论、长袖善舞,一呼百应的领袖气质;
他只是悄然写下中国人的公司首次冲进全球市值前十大的新历史,也悄然把自己送上中国首富、亚洲首富和华人首富的位置。
50万起步,不到20年," 马化腾如何就安静地强大成了这样子?
1 艰苦奋斗
关于马化腾和伙伴们艰苦奋斗的故事不少。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事迹包括:
早年做软件外包时,马化腾曾长期隐瞒总经理的身份,“伪装”成普通“工程师”,以至于客户拉着他下属的手说:“马总你好,欢迎欢迎!”
OICQ时期,马化腾一边到处借钱,一边挑灯夜战改进产品,甚至以“女生”头像陪聊。
首次融资时,马化腾把商业计划书改了60多个版本,做了两次腰椎手术,第二次手术后,平躺在床上举着笔记本电脑争分夺秒。
第二次融资前的断粮之危间,一位同事一早去找马化腾签字,发现他蓬头垢面,憔悴万分。后得知,那一夜,他独自一人留在了办公室。
QQ邮箱起初很不顺," 张小龙也没更好的办法,马化腾亲自参与为期近两年的改进,400多项改进中近300项由他亲自搞定。
微信刚出来时,马化腾天天在线上,“说这个怎么改,那个怎么改,在产品里调整。”下属经常在凌晨三、四点,接到他具体到某个符号的改良建议。
至今,腾讯的产品,马化腾依然一一亲自把关。
在知乎关于马化腾的讨论里,有离职的人这样描述当年的状态:“Pony的邮件一般在凌晨三点后到达,到凌晨7点左右停止……”
还有人如此还原与马化腾的交集:
“一次,Pony要我盯个案子。我询问了技术人员,技术说:这实现不了。于是,我回复邮件告诉他:在技术上不可能实现。
大约两分钟之后,他回复了我:你说什么?
我突然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只能回信道歉:抱歉,我们去想办法。
过一阵他回了一封长信过来:
第一段告诫我,在腾讯不允许说什么技术做不到。然后,他在信中列举了三四个部门里的高手,列出他们的名字和GM姓名,要我直接去联络他们,请求他们给予技术上的支持。”
2 自力更生
和今天一开口就几亿几十亿美金的创业者不同,马化腾和伙伴们,一开始想的只是:“下个月的工资和房租怎么解决?一年内的收入来自哪里?”
OICQ(QQ)一出生就很受欢迎,但马化腾和几个创始人,每天睁开眼睛就要为钱操心,甚至做梦都会因为差钱被惊醒。
实在没办法,他们就通过做外包项目“曲线救国”。后来拿到风险资本,如何挣钱依然是头等大事。这让腾讯始终在自力更生,也内生更有力。
拿到投资的半年内,公司就推出了无线增值应用业务,之后,又继续居安思危,推出会员制、QQ秀、QQ商场……
2001年,腾讯成了中国第一家实现盈利的互联网公司。
3 稳中求进
“这个业务做起来,需要其他业务养,它成熟后再养别的业务。”这是马化腾的扩张策略。即便后来不差钱,他也是心有宏伟,但先从容易做、有把握,见效快的开始,以战养战,稳中求进。
遇到激进的提议,他也是“希望稳,长期健康的成长,不一定冲得太高,慢慢走。”
腾讯刚成立时,马化腾就想做门户,但算盘一打,钱不够,放弃了。
条件相对成熟,决定创立门户后,他也是先易后难,从娱乐八卦开始慢慢走,走到今天,走成了中国浏览量最大的中文门户网站。
腾讯的游戏也是从容易的代理开始,靠代理有了积累,决定自己做时,还是先从难度低、胜算大的棋牌游戏入手,走出了今天的荣耀。
包括人事安排上,马化腾也是稳中求进。
现任腾讯总裁刘炽平便是例子。刘炽平因协助腾讯上市与马化腾相熟,他先是做了腾讯的首席战略投资官,一年考察之后才被任命为总裁。对比一些大公司常常空降陌生大总裁,这显然更具稳定性。
结合自己的经历,马化腾建议创业者:
“不能指望说要做10亿或多少亿,如果我们当初这样想早就死了。事情都是一点点细致做出来的。一定把目标放到最低,过完这关再说。
创业中,大多数人都跟你一样面临各种小坎,很多人都会分心、贪婪,然后落后。他们贪,等你埋头过完自己的坎,你就跑到他们前面去了。”
4 改良大师
腾讯是后发制人的典型。
一个大致的共识是,其很多业务、产品都从模仿,甚至“抄袭”开始,但最终却成了行业的领导者。
这靠的是改良创新和自我进化的大本领,这也被马化腾称为是进化。
改良是踩在别人的肩膀前进,往往被质疑为“抄袭”。
乔布斯曾用毕加索的话解释这件事:“‘好的艺术家抄,伟大的艺术家偷。’我们从不为窃取奇思妙想而感到羞愧。”
他的这个“偷”应该就是改良。
马化腾是与乔布斯心意相通的人,腾讯至今都在“窃取奇思妙想”,但“窃取”的目标都是为了改良,进化出更好的自己。
“抄”ICQ开发QICQ时,ICQ的界面是英文的,好友聊天记录在这台电脑用了到其他电脑就用不了了,而且只能与在线的用户聊……
腾讯将它改良:全部中文界面,将用户信息储存在服务器,让“联系”可以随时随地继续,同时还能给没有在线的用户留言……
这些改良让QQ的大受欢迎,让腾讯战胜了微软的MSN等对手,打赢了争霸行业的第一场大仗。
靠这场大仗积攒的力量,腾讯才有了资格去升级创新的策略和层次,把远见化为现实,从PC时代的创新跟随者成为移动互联时代引领创新的人。
不够底气把改良说成是创新的当年,马化腾曾这样回应“抄袭”的质疑:抄,也可以理解成学习,是一种吸收,一种取长补短的方法。
今天,腾讯的成功面前,还只把创新局限在发明的人应该认识到,改良也是创新,也有巨大价值,甚至改良也能颠覆,改良还是原创的“母亲”。
一旦投入到改良的追求中,改良的过程会催生原创的构想,而改良获得的“成果”,则有助把原创的构想化为现实。
不只是腾讯,世界上众多伟大公司也都是从改良到原创。苹果不是第一个做智能手机的,它将其改良;谷歌不是第一个发展搜索业务的,它将其改良;华为、" 阿里巴巴,也是后来居上的王。
改良有个大缺点,可能失去战略先机与高地,但也有个大优点,如果市场是对的,可以省掉教育市场和当先行者的学费,并在前人的基础上学习和改进;如果市场是错的,则省得自己去当炮灰。
改良的关键是多看,多学习,多思辨,然后从消化,吸收,模仿,借鉴一路走到超越和原创。
马化腾改良的大师,至今,他依然一有时间就泡在网上,研究别人,琢磨自己的改良和原创。
做任何事,尤其是自己经验范畴之外的,都先看看最成功的人是怎么成功的,也看看失败的人是怎么失败的,这是成功者和创新者的不二法宝。
5 厚积爆发
厚积爆发,这不是错别字,而是一个原创的词。
人们往往以厚积薄发形容那些根基扎实的集大成者,这是错误的形容。很多真正的集大成者,都不是薄发,而是厚积之后,必须爆发。
厚积是为了爆发,互联网领域尤其如此。
马化腾坚信,网络价值的总和会随着网络用户数以平方的速度增长,在网络经济中,成功是自我增强的,遵循的是回报递增原理。
一旦自我增强的根基牢固,时机成熟,已有厚积的腾讯就会快步大跑,以平方的速度高增长,一年收回好多年,甚至一战定乾坤。
这是稳中求进的腾讯,不断在众多领域悄然称雄的关键。问鼎亚洲第一,其基础在于厚积,关键则在于它总能把握时机,持续大爆发。
" 马云曾谈到的,微信红包一夜之间起来,确实一度“打得我们满地找牙”,便是腾讯爆发的好例子。
厚积爆发,在很多其他领域也是行得通的路径。很多大企业,都不是起跑最快最风光,而是起初走得慢,走得难,但却走得稳,走得好,走到一定程度大爆发,一年赢回过去多少年,甚至几十年。
而且,这种赢,往往赢得更久,更大。
6 自己打自己
马化腾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危机感,他总在身体力行,居安思危,风光大好时就主动预设危机会怎么来临,然后想办法防止危机真的会发生。
“用多个小地震化解一个大地震”。
微信的崛起就是一个例子。
马化腾曾多次说过:“微信如果不是腾讯做出来,不是自己打自己,是在另外一个公司的话,我们可能根本就挡不住。”
马化腾自己打自己的方式之一,是内部PK制。比如做微信时,就同时成立了几个团队,用不同方法往上打。打出来的结果就是,东方不亮西" 方亮,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亮,最终都是腾讯亮。
《孙子兵法》说: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
大意是,善于打仗的人总是先让自己不可被战胜,而不是使敌人一定被战胜。
不断自己打自己的马化腾,显然是善于作战的人。
7 安静是他的力量
在商界大佬中,马化腾始终是最安静的人之一。
他不混圈子和场子,除了必须参加的活动,他很少抛头露面,即便出现,也没有舍我其谁的霸气,改天换地的壮语,不指点江山,不激扬文字,轻言细语的大都是行业、企业、产品和服务之内的事。
相比大谈概念和主义,他一直在“多研究些问题”,相比才华和成就,很多人更佩服的是他的安静。
包括与同行相处,他也一直是谨言慎行。
心直口快的马云曾公开说微信是一把好牌,但是打烂了,批评腾讯的收购,老百性都看得懂,这就错了。但面对“怎么看阿里?”、“怎么评价马云?”马化腾均以“不评论同行”为由绕开。如果非要说点什么,那也是,“其实我们私交非常好”。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马化腾润物无声地把互联网+推进成了国家方略,但至今很少听他对互联网有过顺网者昌,逆网者亡的" 张扬。
他还是全国青联副主席,光去年就为慈善事业捐款200多亿(如今已价值300多亿),但大众对这些,基本上都不太知道。
至今,马化腾依然不太喜欢公共交际,一些场合中,他中规中矩甚至羞涩,不太有巨头风范,也缺乏高谈阔论、长袖善舞,一呼百应的领袖气质。
今年的IT领袖峰会上,他和马云、" 李彦宏难得再次同框,还被网民取笑太古板,扣了两颗扣子,表情僵硬,衣服也没穿出品味。
人很" 温和,没见过他与谁红过脸,也没见过他跟谁拍过桌子,被惹毛了,只跟自己憋劲,生气但不发脾气,是身边人对马化腾的印象。
据说,公司的一次文艺晚会上,调皮的女主持人求马化腾抱抱。马化腾抱了,但也脸红得厉害。
在互联网这个喧嚣的大舞台,腾讯和马化腾一样安静。他们专注于业务,保持慎言谨行,除了青涩时期的“3Q”大战,很少与同行针锋相对,也不会主动讨论高低,炫耀力量。腾讯的其他高管,至今也都还是公众视线之外的人。
《大学》有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当今的世界,越来越喧嚣,越来越不安。但越是动荡不安,越需要定见与定力;外界的声音越喧嚣,“倾听”便越比“演说”更有力量。
定见、定力、倾听,都离不开一个静字。
马化腾和腾讯是安静的。
安静,是他们的力量。
文章转载自:华商韬略(微信号:hstl8888),禁止私自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华商韬略授权。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投资界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界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