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技术水准“堪比Kindle”的阅读器,就能像亚马逊一样成为国内电子书市场的领导者?
国内某著名电子商务网站上周宣布推出电子阅读器,并称新产品和亚马逊的Kindle阅读器在技术上几乎一模一样。有人觉得,凭借技术升级,阅读器可以从手机和平板电脑手中抢回电子书的市场;也有人认为,仅有技术“貌似”还不够,要和亚马逊模式“神似”,还需要拥有大量实体图书的内容版权,因为阅读器的牛气来自电子书内容平台软实力的底气。
国内外销量相差悬殊
阅读器近年被手机和电脑抢了风头,很多人认为,这是阅读器技术“落后”、用途单一导致的结果。凭技术救市,一直是阅读器行业流行的话题。现在有了屏幕大、机体薄、能无线上网还支持3G的国产新阅读器,有不少人觉得,凭借技术上复制亚马逊Kindle,电子阅读器市场将回归火爆。
国产电子阅读器一度十分流行,甚至成为时髦礼品。不过用阅读器读书,屏幕只能显示黑白文字和画面;用阅读器打发休闲时光,却找不到丰富的应用程序。对比手机和电脑,阅读器并没有技术优势。所以,从去年开始,阅读器行业下滑趋势明显。有监测报告显示,目前业内排名前十的企业加在一起,每天卖出的阅读器也不过2500多台,大致相当于一家国内三线品牌手机的销量。今年一季度,国内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销售量之和,是电子书阅读器的110多倍。
与国内“熊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电子阅读器的销量在国外市场一路上扬。据统计,美国目前有4000万台电子阅读器处于活跃状态,和平板电脑的用户数接近。阅读器还改变了很多人的阅读习惯,2011年,通过Kindle购买下载的电子书首次超越实体平装书,在美国出版界引发不小的震动。
海外电子阅读器如此牛气,是因为技术“堪比电脑”?答案并非如此。海外主流阅读器和国内产品一样,既没有娱乐游戏,也没有彩色显示。更让很多人纠结的是,阅读器屏幕没有背光,无法像手机电脑那样在暗处使用,用起来更像读书看报那样,得找个亮的地方。领军的Kindle阅读器,经过几代产品升级后,也没有向手机和电脑靠拢,追求的反而是纸质书的印刷质感。“阅读器不是电脑、手机的替代品,何必和它们PK?”一位业内人士坦言,目前阅读器的消费存在误区,“阅读器想要火起来,比的不仅是谁上网快、硬盘大、显示精,比的是谁能提供读者想要的内容。”
看来,凭技术救市并不靠谱。
内容与终端需要平衡
要使阅读器牛气,还得靠电子书内容平台有底气。大多数海外成功阅读器的所有者,同时也拥有大量实体图书内容版权,走的是先有内容再有硬件的“内容+终端”市场模式。
Kindle之所以能成为阅读器的代名词,正是由于其所有者亚马逊拥有大量电子书版权。仅在美国一地,Kindle销售目录上的电子书就有近百万种。亚马逊一年7亿本上下的电子书销量,就相当于国内正版电子书销售量的近千倍。
“除了数量可观外,电子书还要有足够的吸引力。”一位读者告诉记者,相比一个庞大的基数,自己更在意销售平台上有没有中意的内容。眼下,国内电子书市场中,多的是各种经典名著、职场“成功学”、居家“养生学”,很少看见小说、传记类实体畅销书的电子版。有读者说,一本《' target='_blank' >乔布斯传》从去年卖到今年,依旧在为很多电子书网站撑门面。而亚马逊却很“潮”,《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上的百余款图书,90%以上可以通过亚马逊买到电子版,亚马逊还提供大量杂志期刊、有声读物,其电子书的质量、内容与实体书几乎保持一致。
国内电子商务网站推出阅读器,看上去和亚马逊“内容+终端”的运营模式十分接近,但是否拥有足够数量的电子书版权,内容是否吸引人,业内人士表示还“有待观察”。一位业内人士坦言,国内电子书产业如何协调好技术和内容的关系还有很多功课要做。
技术只是一小步。阅读器复制Kindle的技术并不难,但要形成像模像样的盈利模式却没那么简单。本报首席记者 王磊 实习生 李夏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