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通网1月12日讯免费咨询、一对一个性化定制、区别于基金等金融机构的独立性……这些都是第三方理财机构打出的诱人宣传标语。近年来,随着诺亚财富在美成功上市,形形色色的第三方理财机构开始显现于人们的视野,吸引了不少投资者的目光。日渐庞大的新晋富豪群体,正在热切寻找着财富的投资出口,而诸如股票 、基金等传统投资渠道或因收益率过低、或因不确定性风险过大而逐渐被摒弃,这些都为第三方理财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然而,面对这个舶来品,普通投资者在感兴趣的同时不免有些疑惑:第三方理财究竟是什么?它是否能像“传说”中那样成为并不专业的投资者专业的投资顾问?国内一些机构标榜的免费咨询服务又是否可靠?在华丽的广告语背后,其实国内的第三方理财不可避免地面临种种独立与监管难题。
第三方理财江湖诸侯并起
楼市、股市方兴未艾,银行理财产品、各种" 信托、债券就齐头赶上。在疯狂的理财市场中,很少人会反思一个问题,我们到底会不会理财?有调查显示,内地仅有4%的受访者认为他们精通财务规划,为全球各受访国家和地区最低比例。金融市场纷繁复杂,漫天的广告、艰涩的术语,让缺乏理财规划知识的普通市民望而生畏。在这个时候,标榜能够帮助普通市民也能够在市场的纷扰中看清自我、找准财务位置和方向,独立于普通金融机构的理财顾问服务第三方理财应运而生。
然而一如其它舶来品在国内的“变形记”,第三方理财也引发了市场人士的探讨,尤其是其独立性与监管性,或许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华丽。
解惑“第三方理财”
1、和一般理财相比优势在何处?
一般而言,第三方理财服务会包括以下五步流程:1、会面了解,收集资料;2、分析资料,拟定方案;3、回访讨论,确定方案;4、详细解释,执行方案;5、定期检讨,修订方案。在这五步中,理财顾问会和客户多次面对面交谈,尽可能设计出适合客户的理财方案。区别于传统理财方式,第三方理财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不隶属金融机构的独立性。从第三方理财的独立特性来说,由于并不隶属证券、基金、银行、保险任一金融机构,第三方理财标榜能完全忠诚于顾客利益,免受金融机构的影响,为客户选择真正符合其利益的金融产品。理财专家表示,这一点可以弥补目前分业经营的弊端,改变和优化传统金融产品的售卖模式,建立以客户利益为核心的中心性理财服务模式。
第二,个性化。第三方理财服务是一对一的个性化理财,与银行、保险等机构理财顾问提供的具体投资建议或售卖金融产品不同,第三方独立理财顾问提供的是总体的理财规划战略与方案,会帮助客户制定一个长期的可执行计划,更侧重量身定做和个性化。简单而言,它并非简单的建议客户买入或卖出某一种金融产品,而是从客户的财务情况和财务目标出发,为家庭提供一整套的综合性解决方案。
第三,全方位。和银行、基金或保险等金融机构一般具有局限性不同,独立的理财机构可以涵盖的金融产品包括股票 、债券、基金、保险等,也包括传统的资产管理业务和海外投资策划。此外,第三方理财机构与金融机构有紧密合作的信息、结算和咨询系统,其跨行业、跨领域的优势,有助于为客户提供更为全面的理财服务。
2、国内外“第三方理财”有何差别?
第三方理财是舶来品,也就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和其它舶来品一样的问题,即是在国内的“变形记”。
在欧美国家,第三方理财发展历史悠久且成熟完善。在美国,有60%的市场份额是被第三方理财机构占有,澳洲为50%,香港也有30%。而在国内,早期形成的第三方理财机构是在2003年前后。当时,有一批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希望独立出来,以顾问方式为客户提供第三方理财,以客户的实际需求为根本出发点,为客户做理财规划和资产配置,并独立地分析客户的财务状况和理财需求,判断所需投资工具,提供综合性的理财规划服务。
不过相比国外,在中国目前的市场,第三方理财机构则更像是单纯的类似金融中介机构,为银行、信托、券商、PE的金融投资品寻找投资者,收入来源则是这些金融机构支付的佣金。第三方理财机构的从业者大多曾具备金融机构从业经历,利用之前的专业积累和金融从业执照,销售熟悉的产品,但无需按照监管部门要求参加执业培训和考核。与此同时,国内的第三方理财市场占有比率仅仅是1%,因此第三方理财也被多数业内人士认为发展空间巨大。
3、第三方理财服务真有免费的午餐?
与境外这类第三方理财机构的收费模式不同,许多国内的第三方理财服务公司会宣称“免费”,多数机构采用的是向客户提供免费的咨询服务、向金融机构收取佣金的盈利模式,即从上游收费。此外,在资产管理费用上,也有部分国内第三方理财机构效仿海外。海外的第三方理财通常会收取会员一定金额的年费,在某些机构也称为资产管理费,金额一般是所管理客户资产的0.8%~1%左右。不过,这样的国内机构很少,一些以研究为卖点的第三方理财机构在最初的三年每年收取5%的管理费,但服务到期后,这15%还是会直接返还客户的,真正的佣金则还是来自于金融机构。
这就难免会产生两个问题,一是客户要享受到理财公司最核心的服务的还是有一些前提条件,例如某理财公司就要求“买产品”,不同金融机构产品本身门槛的不同则决定了“入会”的门槛。比如" 私募产品100万元起,PE投资500万元起,价格最低的产品也在50万元以上,买任意金额的产品都可入会。二是向上游收费的模式会引发道德风险,销售人员在销售产品的过程中更愿意销售那些高提成的产品,这类产品往往风险较高,出于佣金考虑,销售人员有可能倾向于隐瞒某些产品风险,有失第三方的独立和公正性。
“一些银行理财产品忽悠了投资者,我们可以投诉" 银监会。但如果第三方理财机构出了问题,我们应该找谁?”这是困扰着众多投资者的一个关键问题。
据业内人士透露,监管层目前已经关注到了第三方理财机构所开展的业务模式,但目前还没有具体的监管措施。因为第三方理财机构什么产品都可以推销,信托、银行产品、PE、黄金、公募基金、保险等,不同产品对应不同的监管部门,涉及银监会、" 证监会、" 保监会和" 发改委等多个部委,预计短期内可能都不会出台对第三方理财机构的监管。
然而在这个监管空白的“灰色地带”,仅靠自身的道德约束似乎又并没有那么可靠。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打着各种名号,开展第三方理财业务的公司有上万家,其中只有10家左右人员规模在100个人以上,“信托公司、保险公司的营销员,一两个人只要具备了一定的客户资源,就可以出来做理财公司”。有业内人士直言,“去偷,去抢,挖银行客户经理,走飞单、承诺客户回佣等大有人在”。
与此同时,第三方理财机构还面临着自身的洗牌问题,因为银行仍旧是主要渠道,而过去销售最多的信托产品数量不断下降,对于PE产品、另类投资品甚至基金、保险、黄金等又还在摸索中,一些小的“没有货源”的理财机构,很可能会因为难以拿到好的产品被市场淘汰。
在风险面前,投资者选择第三方理财机构规划自己的理财计划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有长远规划,不要计较一时得失,因为分析师会根据客户的目标做出长达数十年的建议;二是要与自己的人生目标相结合,因为会根据个人风险属性进行灵活配置;三是谨慎选择机构,因为目前国内第三方理财机构确实处于良莠不齐但又监管略有缺失的环境。
名词解释
所谓第三方理财,指的是不隶属于任何基金、银行、保险或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中介机构,独立为客户分析财务状况和理财需求,判断所需投资工具,提供综合性的理财规划服务。不同于通常的金融机构,第三方理财顾问更像是作为客户的财务“家庭医生”而存在直接对客户负责,了解客户财政状况,量身定制投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