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股市来说,9月后半月是相对平静的一段时间。政策基调已经明朗,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是总线,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总量平衡,自贸区改革细则月底出炉,金融改革正在路上,8月经济" 数据继续抬头," 国债期货平稳上市," 新股发行继续推迟,叙利亚局势暂时缓解。股市的政策面和基本面营造了比较宽松的环境,我们估计短期内A股形势继续向好,策略上可以大小盘兼顾,侧重价值成长。
结构性" 行情仍将延续
近三年以来,A股市场一直呈现结构性变化," 大盘与小盘、价值与成长和周期与消费在不同时间段,不同风险偏好条件性反复转换,总的情况是小盘、成长、消费股好于大盘、价值、周期股," 创业板指数强于沪深300指数。上周前半周,权重指数逞强,到上周五创业板重新接过大旗,资金的跷跷板最终还是选择了小市值群体。市场的这种选择,本质上是对宏观政策导向的预期。在经济结构转型的长期过程中,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也可能是长期的政策选择。从短期看,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均选择了中性,即总量平衡。这种结构性的平衡,可能意味着产能过剩行业去化周期很长,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竞争关系难以改善,经济的效率不会大幅提高,各个要素改革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股市就缺乏整体牛市的基因。
回顾股市的历程,1996年之后,2005年之后的牛市行情都有深刻背景的,本质上就是股市主体——上市公司的改革,国企脱困与房改,股权分置改革,这些改革,使得上市公司大小股东在盈利预期上找到共鸣点,对于股价的预期方向达到了高度一致,牛市就水到" 渠成了。就当下来看,市场对于新一轮的国企改革寄予厚望,因为股市最大群体就是国有企业,如果国有企业增长效率、质量大幅提高,股权治理取得突破,新牛市的基础就具备了。然而眼下的创业板持续走强告诉我们,投资者还是看好民营经济,股市的结构性炒作格局还不会扭转。
金融股有估值修复机会
笔者认为银行、证券、" 保险(" 放心保)还有机会,这种机会类似于去年底今年初,仅仅是估值修复," 机构持仓从低配到标配的过程。板块内部" 个股变化不一,龙头股涨幅很大,但整个群体对于权重指数的贡献不大,指数趋势是结构性反复而非趋势性上涨。
金融改革进入深水区。对于金融业来说,其实改革的实验进行的比较早,从浙江金改、前海,到上海自贸区,从取消贷款利率下限,到未来存款保险制度、利率市场化改革,都在不断往前推进。对于银行业来说,盘活存量,意味着对平台债务的加速平衡,对于定期存款的引导,对于金融衍生品的重视,等等,都可能加速银行流动性周转。推出存款保险制度和优先股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给银行业装上安全气垫。值得注意的是,政府支持大中小微型银行并存,将刺激银行业的全面开放,对于那些股权治理优秀的银行来说,吸引资本的能力会更强,我们认为上市银行中,中小股份制银行比国有大型银行的优势要突出,改革带来的红利也更大。从愿景上看,中国的银行股是可以拥有平均10倍PE和2倍PB的国际平均水准的。
" 券商杠杆越做越大。券商的三角支撑,现在坏掉2条腿,一是经纪业务,二是投行业务,剩下的自营业务靠实力也靠运气。现在的券商已经不在乎经纪业务的竞争,因为没有什么可以竞争的了,大家的佣金都很低,客户都沉淀了。创新发展是券商的新理念。从指数" 期货、" 融资融券、股权质押,从" 新三板到柜台交易,甚至到未来的资金存取业务。券商、保险、银行混业经营的趋势更加明显。券商的潜在利好是,市场转暖、成交增大、IPO放开、衍生品增多,传统业务又是肥肉一块。对于券商来说,政策主导的做加法,加杠杆正在进行,政策动则股价活。
成长是主线
医药、节能环保、文化传媒、电子、信息技术、军工等成长性无需怀疑,只是板块及个股在上升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有调整,有时候,调整是涨多了之后的正常换手,有时候是政策短期变故产生了资金挤出,有时候是黑天鹅出现对于整体的影响。对于投资者来说,持股信心来自于买得早和买得低的优势,对于后入者来说,需要重新研究逻辑框架,有些时候,可能需要一颗强大的心脏。
短期来看,影视、网游概念股再次走强,投资者对于市场前景的预期盖过估值预期,先入为主成了各路资金的选择。有人会说这里有成长陷阱,但是对于行业龙头公司来说,可能意味着另类的稀缺。医药最近经历的事情不少,诸多影响行业的因素对股价带来了不小压力,在行业已经调整了一段时间之后,总会有优秀的公司脱颖而出,所以,对于成长股跌下来的机会也要重视。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后半月对于许多上市公司来说,可能是改善三季度财务的最后阶段,特别是成长型公司," 业绩预期变化可能会逐渐成为股价新的催化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