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1849" 行情,既不是熊市反弹也不是牛市。而是非典型行情,即借非典型政策,由非典型资金主导的井喷行情。非典型行情临近收官,金秋十月忙秋收须防秋后算帐风险。
本周的市场是一个令人极为困惑而又险象环生的市场。投资者企盼的金秋十月丰收,面临1849行情持续四个月后遭遇空头秋后算帐风险。
现在最大问题是,如果传媒上海自贸等主流热点相继熄火,那么权重搭台题材唱戏的反弹模式会不会被颠覆?
乐观者认为,市场不缺热点。一方面,传媒手游本周调整,可以为年底启动高送配行情蓄势?上海自贸炒完概念第一波,仍有部分个股有长线业绩支撑,诸如土地增值。海港空港信息港支撑, 另一方面,金改土改,三季报业绩增长,大消费乳业白酒,后市也会有表现。笔者承认市场不缺热点。但非主流热点号召力恐怕都无法与主流热点相比。
首先从对指数影响力而言,上海自贸炒作可支撑上证指数。传媒娱乐炒作可支撑创业板。若传媒娱乐指数本周四见顶,则创业板同步见顶概率大增。其次,与非主流热点主要靠概念炒作不同,主流热点炒作有实质利好支撑。毕竞上海自贸试验区与深圳特区开办有一比(尽管学界认为上海自贸炒过度,上海不如前海),毕竞传媒娱乐龙头持续炒作,有业绩高增长,高送配,收购兼并等实质利好支撑。如果由市场最强的主力资金导演的上海自贸板块,传媒娱乐两大主流热点倒下了,那么其他资金导演的非主流热点的持续性,是个大问题。
设想一下,当台上唱戏的明星主角接连被打趴下,后面新秀谁敢再上台,上去还能唱多久?尤其是,市场那些金改土改老热点翻来覆去炒,已无新意。比如炒的最凶的民营银行、互联网金融,民营银行炒的什么利好,不知道。民营银行是否允许有存款业务? 反正小货公司存款不行。据银监会人士称,存款业务目前不可能放开。在城商行异地开设网点开禁前,民营银行岂能异地开设网点?再如存款利率市场化不放开,民营银行凭什么与国营银行争市场?至于互联网金融,本周阿里巴巴入主天弘,与东财大智慧何关?东财大智慧与阿里巴巴根本不具可比性。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和讯”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未经和讯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85650688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