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知识付费是在为你的焦虑买单吗?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这一点在一线城市的外来年轻人中尤其明显,买不起的房子、不明朗的前程,以及从小就已经习惯了的“高度竞争的忧患意识”。 <BR /> 近期,FM开始尝试付费订阅,由“奇葩议长”马东携手奇葩天团的音频教程《好好说话》作为首个付费节目上线。推出首日,《好好说话》售出25731套,销售额突破500万。 有人称2016年是知识付费的元年,从大张旗鼓力推得到平台,到知乎值乎live和在行分答的爆点交战,再到《奇葩说》的“老僵尸”们的好好说话赚得盆钵满溢……一时间知识付费大热。据估计,目前知识付费用户已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这一点在一线城市的外来年轻人中尤其明显,买不起的房子、不明朗的前程,以及从小就已经习惯了的“高度竞争的忧患意识”。
近期," 喜马拉雅FM开始尝试付费订阅,由“奇葩议长”马东携手奇葩天团的音频教程《好好说话》作为首个付费节目上线。推出首日,《好好说话》售出25731套,销售额突破500万。 有人称2016年是知识付费的元年,从" 罗振宇大张旗鼓力推得到平台,到知乎值乎live和在行分答的爆点交战,再到《奇葩说》的“老僵尸”们的好好说话赚得盆钵满溢……一时间知识付费大热。据估计,目前知识付费用户已经达到5000万,2017年知识付费的总体规模可以达到500亿元。 那么,知识付费因何而来,未来又将往何处去呢? 知识付费缘何兴起? 千聊大数据发布的《知识分享行业数据白皮书》以及极光大数据的《知识付费行业研究报告》都表明: 从地域来看,知识付费的用户主要分布在一、二线城市; 从年龄来看,用户主要聚焦在20岁-49岁。 这些都将指向一个群体——中产人群。 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中产人群成为了知识付费产品的主力消费群体呢? 首先,知识付费的出现恰好赶上第三次消费升级浪潮,顺应了内容产业消费升级的趋势。 这一波消费升级背后,是社会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2013-2016年,城镇居民用于生存型消费(衣、食)的消费支出比例由2013年的40%下降到2016年的38%,而用于教育、娱乐、文化、交通、通讯、医疗保健、住宅、旅游等方面的消费支出占比,则由2013年的38%上升到2016年的40%(参见图1)。为了更好的视听体验花钱走进电影院,为了观看网络剧而开通影视会员,为了听偶像的歌而购买线上专辑…… 其次,接受虚拟产品支付的年轻一代已养成,相较其他群体更容易接受付费内容。 以网络视频行业为例,截至2016年12月底,国内视频网站付费用户规模达到7500万,较2015年增长241%(参见图2)。而在这些用户当中,20岁-49岁用户群体占比达73%(参见图3)。 而移动支付的广泛应用则是促成用户支付习惯养成的催化剂。易观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到188091亿,环比增长46.78%(参见图4)。 最后,新晋城市人群的忧患意识也是推动因素之一。 这一点在一线城市的外来年轻人中尤其明显,买不起的房子、不明朗的前程,以及从小就已经习惯了的“高度竞争的忧患意识”。 瑞信2015年《全球财富报告》显示,中国中产人数为全球之冠,高达1.09亿人。但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调查显示,中国人对中产身份的认同度并没有《报告》中的数字那么高,2014年,即便是年入30万元的劳动者,也有近一半的人认为自己不是中产人士,而年入4.2万元的劳动者对中产身份的认同更低,只有31%。4.2万元是当年城镇个人收入的平均值,也就是说,即便是年收入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的人,认同自己是中产的比例也只有三成左右(参见图5)。 这种认同度的背后,是人们内心的焦灼感和忧患意识。现代社会是一个快速变化的社会,教科书的知识日渐跟不上行业更新迭代的速度,如果现在对UGC、PGC、AI、AR、VR等概念没有基本了解,根本无法与人交流。于是,人们想方设法去发行社交货币、寻求在人群中的社交优势,在考完了该考的证、学完了想学的语言之后,花钱购买知识内容成了理所当然的选择,因为花钱本身就代表了门槛、这些内容是“独家”的,不是免费就可获得的。 更进一步探寻,忧患意识的本源是自我期望没有实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个体成长的动力来源于不同层次与性质的需求的满足,每个层次需求与满足的程度决定了个体的人格发展境界。从需求层次上看,中产人士至少已经跨过了初级阶段的生理和安全方面的需求,寻求更高层次需求的满足。这类需求得不到满足就造成了焦虑。 知识付费能消除焦虑吗? 心理学中有一个现象: 越是被驱动,越是容易克服人性的弱点。反过来,越是自发和主动,越难以坚持,如懒惰。作为自发主动的知识付费,同样存在此类问题。 以得到APP为例,用户在购买初期,使用软件的时间较长,学习热情高涨,2016年7月份达到峰值,使用时长首次超过了8000万小时,而在此之后则是一路下跌——从2016年9月开始,长期处于2000万小时以下,仅仅约为原来的1/4(参见图6)。 相似的例子还有微信的收藏功能。相信很多人都有类似体会: 我们的微信收藏里面收藏了很多内容,但是后期自己打开阅读的内容少之又少,收藏时的“以后慢慢看”变成了扔进去再也不打开的“黑洞”。 此外,根据企鹅智酷的一份调查数据,知识付费用户对已购付费内容的" 满意程度仅有38%(参见图7),将近一半的用户对于已购的付费内容不满意,认为其与互联网上的免费内容几乎无差别。 显然,知识付费并没有消除用户的焦虑感,与其说买的是知识,不如说是为自己寻求一个心理安慰或获得感。 知识付费未来何去何从? 就现状而言,处于知识付费这一产业链上的各平台、精品店等都在不遗" 余力地增加运营,但早期的流量爆发式增长,比如罗振宇通过自身影响力让得到APP流量暴增、知乎和喜马拉雅通过自身流量积累爆发的方式,已经难以重现。 在现阶段,如何让优质内容实现可持续,让知识付费行为成为用户习惯,成为了各家接下来应该关注的重点。 就内容方面而言,现阶段的知识付费是一种“前置付费”模式,即人们需要先付费才能得到产品,尽管会有免费的试听部分,但是基本为精心挑选的,不能反映课程的真实质量,且知识的呈现大多数也是分期的。因此,在这种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生产者的自律程度决定了高质量知识的连贯性。 就用户习惯培养而言,首先知识付费强调主动学习,相比较驱动型学习而言,知识付费对于用户的主动性及耐力和毅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知识学习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长期过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学习并不能有多大收获;其次,当前大多数知识付费产品,用户的使用行为都较为单一(阅读或偶尔评论)、互动性差,这些都制约了知识付费平台对用户的长期吸引力。 虽然知识付费当前存在上述问题,但与此同时,这些也为知识付费提供了完善的想象空间。毕竟,这是个最坏的时代,也是个最好的时代。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投资界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界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
下一篇:

天风证券:淘金5G新基建 智慧路灯有望撬开千亿新市场顺水鱼财经

上一篇:

弱市抄底要诀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