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报讯(记者 闫瑾)跨春节理财产品刚刚落幕,多家商业银行开始密集“出牌”,争相发行多款收益高、期限短、稳健的理财产品吸引客户。相比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的热火朝天,客户认购也相当积极,有人戏称,“年后买理财产品比买火车票都难”。
节后第一个工作日,小徐就收到好几条银行发来的理财产品发售短信,30天、33天、60天不等,短信最后提示性地标注了“额度有限,欲购从速”。“当时也没在意,产品一直发售到2月1日15时30分,在那之前登录网银准备购买,结果被告知该款产品已经售罄,有节前抢购火车票的感觉。”小徐无奈道。
记者也以客户的身份来到某国有银行理财产品柜台,正在销售的产品1-3月期不等,同时认购的数量也与产品收益有直接关系,如一款保本型产品,1月期,10万元起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8%,200万元起4.9%;2月期保本产品,10万元起5.0%。记者注意到,短短15分钟内,前来咨询、购买理财产品的客户就有5位。
上述国有银行理财经理也直言,节后第一个工作日开始,前来购买理财产品的客户就络绎不绝,幸好之前设计部门准备了多款不同期限的产品,否则有些产品可能就卖断货了。
对于银行理财产品抢手的原因,这位理财经理解释道,节前开销比较大,很多客户都把闲钱留在手中以备不时之需,所以节后才认购产品;高收益也是产品销售火热的另一重要原因,节后很多产品不仅稳健,收益率也有明显提高,比较吸引客户。
“如果从宏观角度来看,目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不甚明朗,很多收益较高的投资市场都处于震荡整理阶段,比如龙年的股市就尚未迎来开门红,另一部分股民也暂时选择理财产品作为资金避风港。”" 建设银行某支行大堂经理这样说道。
在建行,一位刘姓客户选择购买了一款滚动型产品,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赎回。“我其实是老股民,感觉走势不明朗,所以暂时把资金从股市抽出来购买些理财产品,市场有些起色再回归股市。”
商报记者 暴帆/摄
理财资讯
" 节后银行理财产品遭疯抢 戏称比火车票还难买
" 黄金一月涨11% 招行反向推理财品对赌金价下跌
" 光大太原滨河支行理财产品称年收益53% 总行支行掐架
" 取一万元各行手续费相差百元 建行交行最贵
" 如今骗子太可怕 山寨“银联”贴士设圈套骗顾客
" 信用卡透支“老赖”增多 被告多为年轻一族
行业动态
" 地方银行上市潮来袭 14家银行排队上市
" 汇金拟再降分红比例 数百亿利润为银行“补血”
" 国务院:小额贷款公司可改制为村镇银行
" 月末冲刺传说仍在上演:1月最后一天放贷达千亿
" 高利润支撑银行节后抢人 带存款提成30万问题不大
" 3500亿逆回购 本周到期公开市场或重回静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