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始终上不去, 症结在于投资回报机制不健全,投资者难以形成稳定回报预期。因此,首当其冲的不是教育投资者,而是保护投资者。
文/贺宛男
2007年10月16日,' 上证指数攻下6124点高地。6年后的今天,' target='_blank' >证监会主席' target='_blank' >肖钢撰文坦言:' 中国资本市场投资回报整体较低——2006年以来,上市公司平均年化股息率只有1%。
1%的年收益率!无怪乎' 道指上去了,恒指上去了,中国股市却始终上不去,只能在半山腰下仰望叹息:岱宗夫如何?跌势终未了……
2013年10月16日,上证指数再次拉出40点长阴,' 创业板跌幅更达4%。
为什么中国股市回报率如此之低?是宏观经济出了大问题?显然不是。是上市公司质地太差?也不完全是,近6年来,上市公司盈利总体而言还是持续增长的。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当年毛泽东曾著书《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而今肖钢主席也以铁一般的事实作出了“中国股市的各阶级分析”:“证券发行人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处于信息占有的绝对优势地位;证券经营机构及其他中介服务机构处于近距离获取信息的相对优势地位;广大中小投资者则处于最外围的劣势地位。”而资本市场本是“基于信息定价的交易市场”,谁处于信息占有的优势地位,谁就能迅速致富乃至一夜暴富。肖钢对此毫不留情地说:“大股东通过各种各样的‘地下隧道’,把众多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占为己有。”中国股市回报率如此之低,说白了,正是大股东及其帮凶中介机构掠夺小股民的结果!是人为的、不合理的制度造成的。
20多年来,历届证监会领导总把“投资者教育”放在极重要的地位,什么中国股民热衷于“炒小、炒新、炒差”啦,无视蓝筹股罕见的投资价值啦。现任主席肖钢终于承认,“现行制度针对投资者权益保护的专门安排不足”。正是由于投资回报机制不健全,投资者难以形成稳定回报预期,才使炒新、炒小、炒差等投机行为盛行,快进快出现象普遍,这才是症结之所在。因此,首当其冲的不是教育投资者,而是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
怎么保护?肖钢的答案是:增加顶层制度供给。肖钢列举了几项制度:
(1)完善股份回购制度,引导上市公司承诺在股价低于净资产情况下开展股份回购。这里的关键是“承诺”,光引导是没用的,引导不成其为制度。必须明确规定,符合哪些条件,将自动开启股份回购。当前,破净公司已达一两百家,如果有一半公司“应制度设计”承诺回购,这将成为增加回报的又一种方式。
(2)丰富分红方式,探索上市公司进行股利分配时由股东自行决定选择' 新股或现金。这就是给股民以自由选择权。例如10派2,你可以选择现金分红拿2毛钱,也可以选择' 股票 分红,拿2股股票 。实际上,在如今分红既要缴红利税、又要面对除息缺口的情况下,赋予自由选择权既是对投资人的尊重,也可在心理上得到慰藉。
(3)尽快推出优先股制度。“优先股”已成为近期监管层的关键词,肖钢更把它用作破除一股独大的工具。一股独大,本是中国股市的特色,“在‘资本多数决’原则下,‘一股独大’又导致‘隧洞效应’,为侵占中小投资者权益提供了条件和机会”。因此,发行优先股,对大股东而言,可以适当降低其控制力;对小股民而言,又可在市场中提供一款风险较小、回报较稳定的投资工具。
(4)建立' 限售股股东减持计划预披露制度,有关股东在披露之前不得转让股票 。
(5)完善中小投资者赔偿制度。建立先行赔偿制度,督促违法责任主体主动赔偿中小投资者。
(6)鼓励创新开发适合中小投资者的低风险、有相对稳定回报的产品。以保护中小投资者为核心,试行' 大众理财产品管理费率与产品回报挂钩的机制。
所有这些制度供给,关键是要有推出的时间表,不能总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例如优先股制度,市场关心的是,肖钢所说“尽快”不知有多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