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彭博收购《商业周刊》解密:商业模式的反差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 博资讯董事会主席彼得·格劳尔称,在其它同类媒体迈入“美分时代”的时候,彭博资讯的利润还是停留在“美元时代”,即按美元为单位来收费 10月27日,据外媒引用美国图书发行商麦格劳·希尔(McGraw—Hill)周一公布的第财报显示,该公司预计,出售《商业周刊》给彭博资讯公司的税前收入为930万美元,税后收入为590万美元。 数日前,彭博资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总裁彼得·格劳尔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详细解读了收购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

博资讯董事会主席彼得·格劳尔称,在其它同类媒体迈入“美分时代”的时候,彭博资讯的利润还是停留在“美元时代”,即按美元为单位来收费

10月27日,据外媒引用美国图书发行商麦格劳·希尔(McGraw—Hill)周一公布的第' 三季度财报显示,该公司预计,出售《商业周刊》给彭博资讯公司的税前收入为930万美元,税后收入为590万美元

数日前,彭博资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总裁彼得·格劳尔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详细解读了收购的初衷和未来打算。彭博资讯认为,930万美元的收购代价是值得的。

“从成立的28年来看,这是我们第二次并购行为,而我们的增长都是依靠内部的有机增长实现的。除非是有一些特别好,而又独特的机会,就像这次并购《商业周刊》。”彼得·格劳尔表明,彭博资讯并非一家通过收购方式扩张的公司。

事实上,上述收购只是在数字技术冲击下,传统媒体运营方式遭到挑战的又一范例。

收购的因果

10月13日,麦格劳·希尔即宣布,与彭博资讯达成协议,将《商业周刊》出售给后者。这一交易预计将于12月1日完成。而该公司出售赔钱的《商业周刊》的决定则拟定在今年7月。

《商业周刊》正诞生于上世纪的大萧条中,至今已有80年历史,在世界140个国家拥有500万的读者。但随着读者从传统的新闻媒体转向网络,该杂志的广告收入不断下降。同时,美国经济衰退和竞争对手的压力也加剧了杂志面临的危机。

据《商业周刊》网站披露,该杂志每年损失4000万美元。到今年5月《商业周刊》负债3200万美元,已资不抵债。据出版人信息机构(Publishers' Information Bureau)的数据显示,2009年上半年,《商业周刊》的广告收入减少三分之一,至7780万美元

收购方的彭博资讯业绩却不断攀升。彼得·格劳尔介绍,2008年彭博资讯实现了历史上最好的财务业绩。2009年,在整个金融市场仍不振作的情况下,彭博资讯提供给客户的彭博终端仅有不到3%的下降。“彭博资讯今年整体收入会有略微的上升,而利润的方面可以达到预期。”

彼得·格劳尔并未透露彭博资讯具体的营业数据,但他表示,彭博终端每年的租金达2万美元,而使用该终端的全球客户数据已达30多万。若按照30万终端用户计算,仅此一项就能带来约60亿美元的年收入。

商业模式的反差,使彭博资讯和《商业周刊》所处境况截然不同。

传统的《商业周刊》,以极低的价格出售其内容(通常它的订阅优惠价格,每年50期杂志只需40美元),而主要收入则来自于广告。据了解,《商业周刊》的付费发行量达到93.6万份。

彭博资讯在全球拥有142家新闻分社和1650名记者的彭博新闻社,还拥有全球唯一每天24小时播放的' 财经频道彭博电视台、彭博电台,以及在北美出版的4本专业杂志。除了媒体服务,这家金融新闻数据公司的业务核心是Bloomberg Professional(彭博专业服务),它将Bloomberg Professional和其媒体服务整合在彭博终端平台上,为全球各地的交易员、新闻机构等专业人士提供实时' 行情交易信息、投资组合分析等等。

在外形上,彭博终端用的是双屏幕。彭博资讯内部管理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彭博终端可根据客户的投资组合计算投资回报,并为客户提供产业分析和投资策略。据该人士分析透露,在北美市场,彭博终端的使用者多为40—45岁男性,年掌控资金在20亿美元左右。

在分析彭博资讯的收入结构时,彼得·格劳尔指出,“绝大部分收入来自于彭博终端的销售,也有部分来自于广告收入等,但是相比而言,其它收入是很少的。”

整合的逻辑

从1982年得到美林证券垂青开始,彭博资讯已然在华尔街立足。但或许,如彭博资讯总裁丹尼尔·多克特罗夫(Daniel Doctoroff)所说,彭博终端的用户中还没有那些影响业界新闻的CEO、CFO、交易律师、银行家或政府官员们,而这些正是《商业周刊》所拥有的。

希望凭借收购《商业周刊》来实现华尔街之外的覆盖?对一家毫无消费类杂志运营经验的公司来说,这不是一项轻松的任务。

彼得·格劳尔坦陈,整合《商业周刊》的具体方案还未落定。

据相关数据显示,《商业周刊》2000年最高时每年能卖6000页广告,而去年仅剩下了1900页。《商业周刊》广告的急剧下降,是彭博资讯必须面对的重要难题之一。

在提供给潜在收购者的备忘录中,麦格劳·希尔也建议对《商业周刊》进行调整,包括裁员20%。这一建议中的裁员主要涉及编辑和后勤职能部门。

对此,上述彭博资讯内部管理人士回应,彭博资讯从成立至今,并未出现无故裁员。人员离职,大部分是未符合两个标准,一是从业职的技能标准,一是从业的职业道德标准。“多余的人员可以分配到彭博资讯的其它平台,我们也珍惜人才。”

事实上,收购《商业周刊》不会改变彭博资讯的主要商业模式。彼得·格劳尔说,媒体圈有一个说法(People have swapped analogue dollars for digital pennies),在传统媒体时代媒体公司赚的是美元,而在数字化时代媒体赚的是美分。

不过,多数媒体都进入数字化的时候,其它同类媒体的利润仅以美分计算,彭博资讯还是可以按美元为单位来收费。目前,彭博终端专线通讯网络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专线通讯网络,彭博资讯约有92%的客户都是通过这个网络进行联系的。

60亿美元的年收入不单是个数字。在彼得·格劳尔看来,正是不可或缺的彭博终端专线,让彭博资讯站到了数字时代的前沿。

相关

新兴市场的吸引力:复合增长均在40%以上

在中国市场,彭博资讯在过去的8年时间里,复合增长均在40%以上,而彼得·格劳尔相信,中国的高增长率仍会持续。

《21世纪》:在危机背景下,许多新闻机构都希望在新兴市场有更多作为。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世界媒体发展是不均衡的,你怎么看新兴市场对彭博社的吸引?

彼得·格劳尔:实际上,我们的产品已经在世界上120多个国家都已经落地了,对于新兴市场,有一些地区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在那里已经开展了有20年的时间。对于未来的发展,我们现在已经明确了有10个市场,是会进行大力投资的。

最为重要的也是最大的新兴市场,就是我们现在所在的中国。中国之外,包括印度、俄罗斯、中东和巴西等,对于这些市场我们当然已经有了产品和服务,但是我们是看到未来他们重大的成长空间。比如在中国,在过去的8年时间里,我们的复合增长都在40%以上,而在我们中国团队的领导下,我们认为这个增长率可以继续保持下去。

对于新兴市场我们很重视,同时,我们认为发达国家市场也很重要,因为我们是全球的服务提供者。

《21世纪》:您是否关注到中国政府刚刚颁布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提出“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途径,积极吸收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政策允许的文化产业领域”,您怎么看待眼下的中国机会?

彼得·格劳尔:我们对于中国市场情况感到非常振奋,而且非常看好其前景。我想我们也提到,彭博资讯对中国有新的计划,对中国市场提供更多的服务,使中国企业界和财经界有更大的发展。彭博资讯和中国市场会有一个非常长期,也是一个互利共赢的发展。

下一篇:

天风证券:淘金5G新基建 智慧路灯有望撬开千亿新市场顺水鱼财经

上一篇:

苹果2009财年广告费用达5.01亿美元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