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三运营商新年加速机构调整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  刚度过3G元年的中国运营商们,在新年伊始就开始突然加速机构调整的步伐。 1月11日,(,)对外宣布,将对集团公司十余部门进行调整。而中国移动与中(,)信的架构调整几乎也在同步实施。 联通32部门缩减约半 1月11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权威渠道获悉,合并之后的新(,)机构正在调整中。首先在市场前端,将整合市场部、个人客户部和家庭客户部,成立市场部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

  刚度过3G元年的中国' 电信运营商们,在新年伊始就开始突然加速机构调整的步伐。

1月11日,' howImage('stock','1_600050',this,event,'6570') 中国联通(' 600050,' 股吧)对外宣布,将对集团公司十余部门进行调整。而中国移动与中' howImage('stock','1_600795',this,event,'1770') 国电(' 600795,' 股吧)信的架构调整几乎也在同步实施。

联通32部门缩减约半

1月11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权威渠道获悉,合并之后的新' howImage('stock','1_600050',this,event,'1770') 联通(' 600050,' 股吧)机构正在调整中。首先在市场前端,将整合市场部、个人客户部和家庭客户部,成立市场部和销售部;其次,在后台支撑方面,合并固网建设部门、固网运行维护部门和移动网络公司,组建中国联通网络分公司。同时,合并管理信息系统部和业务支撑系统部,成立信息化部。在职能部门方面,合并风险管理部和法律事务部,成立法律与风险管理部;将行政服务中心并入综合部,将财务共享中心并入财务部。

尤为引人关注的是,新联通首次提出整合研发机构,即将组建新的联通研究院;除此之外,还将整合新国信公司、中国号簿公司信息导航类业务,组建新的专业经营公司。

截至2009年底,新联通共有28个部门,算上移动网络公司下设的4个部门,合计32个部门。而调整之后的联通构架保留了约10多个部门。

与此同时,中国另外两大电信运营商也在自修内功。《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中国电信2010年度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中国电信也已开始调整公司前端组织架构。

近日,中国移动也传出消息,中国移动已经正式下文公布成立 “终端部”。

目的是为3G铺路

据联通集团相关人士介绍,中国联通此番调整目的是为了理顺管理体制、充分整合资源、提高运行效率。实际上,自2009年中国联通根据电信重组方案与中国网通合并后,新联通员工总数一度高达52万人,组织架构混乱和人员冗余现象制约了新联通3G的发展。

同时,有知情人士称,新构架调整也是为了 “推动移动业务部门和固网业务部门的融合、3G网络部门和GSM网络部门的融合”。

有接近联通高层人士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联通最高决策层11人高管团队基本上保持不变。在集团确定新调整方案之后,省市分公司也将陆续调整,以与集团架构进行对接。此外,部分省市公司的总经理也将有所变化。

不过在中国电信方面,对于此次调整却并不希望对外透露。据一位熟知内情的人士介绍,2010年中国电信将加大政企客户、公众客户、农村、海外和北方市场拓展力度,3G产品已被认定为重点推广项目。

“中国电信将成立公众客户部、海外拓展事业部、客户服务部和产品中心等部门。”上述人士透露,截至目前,中国电信的个人客户部和家庭客户部已合并成公众客户部。

而中国移动新成立的“终端部”将原本分离的终端营销中心和终端管理处职能统一。这也被业内人士看成是中国移动为TD终端市场铺路的信号。

新闻链接

携号转网有望年内实施

每经记者 陈未临 发自上海

近日,工信部电信研究院有关专家对媒体透露,由该院牵头制定的号码可携技术方案已于去年下半年通过论证,手机可携号转网将正式进入测试阶段。据悉,移动用户的携号转网有望在今年内实施。

去年,海南、天津两地作为试点地区,已率先开展了携号转网试商用业务。据悉,目前三大运营商在两地已分步骤展开内部网络的升级改造,包括数据库建设、业务网改造、支撑平台建设和BOSS系统的升级等。

电信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心数据库的部署是号码可携实施工作中最关键的部分。该数据库中存储所有号码携带用户的资料、携带状态及其他号码可携必要信息,以供各经营者查询、交换、储存及激活有关号码可携相关程序或数据


【稿件声明】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如需转载或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官网:
下一篇:

天风证券:淘金5G新基建 智慧路灯有望撬开千亿新市场顺水鱼财经

上一篇:

股海求生:多空死磕争夺五天线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