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市场规模大概648亿,这是相对乐观的情况。共享租车的战争才刚刚开始,神州、滴滴、主机厂以及其他的玩家并未全部加入战局,也许未来又会掀起一阵新的血雨腥风。
汽车分时租赁不是一个新概念,若将Zipcar的成立算作起始,汽车分时租赁已在美国和欧洲经历了十六七年的发展,并在15、16年成为国内舆论较为关注的领域。
汽车分时租赁的概念起源于美国,最早是从传统的汽车短租业务切分出时间模块更短的分时租赁业务,随后部分主机厂和创业公司也通通冲进这个领域,经过十数年的发展,以网点取还、自由取还、C2C模式为主的几大模式也已发展成熟,而在国内,玩家模式与国外别无二致。(文末附有汽车分时租赁典型公司案例,欢迎查阅。)

2015年起,汽车分时租赁在国内逐渐火热,虽然有“共享”概念的兴起为其加持,但究其本因,我们认为在政策补贴下新能源汽车产量大增是最为重要的背景。2014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约为7.8万辆,而2015年陡增至34万辆,但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却未能跟上产量的增速,转卖为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此外,新能源汽车的里程有限,用于分时租赁和短租显然更为合适。
虽然模式大都类似,但汽车分时租赁在中国的发展因
市场情况、人群需求的不同而需另作分析。接下来,我们将从汽车分时租赁的
市场规模、用户分析、财务模型等方面一一与诸位分享我们对这一领域的观察与思考。
1">2">3">4">5" >下一页" >阅读全文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投资界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界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