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互联网周刊》杂志封面
图书最低可以到几折而不至于使出版商亏损?那些“金玉其外”的精装图书是不是只有在打折后才现出“价格接近价格”的真实身份?在整个图书出版行业的链条中,从出版商到经销商、批发商再到消费者,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图书“包装”和“跑偏”的过程?传统出版行业的衰落是不是应该向互联网书店“出气”?——实际上,互联网掀起了一场瓦解行业暴利的运动,从图书到社会生产的各个行业。
可喜的是,在面临互联网竞争压力时,有很多出版集团和投资人选择了积极应对,他们用“大文化”代替了“纯出书”;用地产、金融等行业的繁荣“养活”和激发了图书行业,并在其上开拓丰富的增值服务。——资本的市场机制激活了图书出版行业。
“进步是一种舒适的病”。也许,若干年后,当我们回顾此时的图书新规,这可能只是我们文明进步中传统行业的一次小感冒。而此时传统行业需要做的,就是不害怕,并且积极的拥抱互联网时代。
图书行业的主要问题是打击暴利
以图书出版行业为例,一场由互联网推动的暴利瓦解运动正铺展开来,而这无疑对行业发展起到了革命性作用。
出版业要坚持改革的大方向不动摇。
图书新规在互联网业产生的影响不亚于一场' 地震。图书行业在走向现代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个别商家低于成本价竞争,扰乱市场秩序。但与大趋势比,这不是主要问题。
图书行业主要的问题,不是要限制现代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而是现代市场机制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第一不是互联网先进到了捣蛋的程度,而是这个行业还很传统,需要用现代先进生产力来改造;第二不是市场机制在这个行业已经失灵了,而是政企不分、传统经营造成的行业暴利机制,损害了民族文化素质提高这个更大利益。
1'>2'>3'>4'>5'>6'>7'>8'>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