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元“跳水”,近两个月欧元对人民币跌了5.2%,导致不少理财产品受到波及,部分欧元理财产品收益归零。欧元理财产品“很受伤”,市民银行理财产品也被殃及。
多数银行停售欧元理财产品
据了解,东亚银行等外资银行已明确表示,目前暂停销售挂钩欧元汇率的结构型理财产品。在中资银行中,这类产品也已被打入“冷宫”。' howImage('stock','1_601398',this,event,'1770') 工商银行(' 601398,' 股吧)、' howImage('stock','1_601939',this,event,'1770') 建设银行(' 601939,' 股吧)和' howImage('stock','1_600000',this,event,'1770') 浦发银行(' 600000,' 股吧)的欧元理财产品最长已有约一年没有发售新产品,只有中行等少数银行还在持续发行。
同时,欧元“跳水”拖累与欧元汇率挂钩的理财产品。理财报告显示,在今年上半年到期的欧元理财产品中,多数产品未达到预期年化收益率,多款产品甚至出现零收益率。
商报记者走访多家银行了解到,目前客户选外币理财币种多为澳元和美元,之前一度很热门的欧元理财产品已很少人问津,而多数持有欧元的投资者纷纷抛售欧元,转投其他货币。
在人民币流动性偏宽松的背景下,外汇理财市场连日波动不断,对此,业内人士提示,投资者要积极应对外汇理财风险。
在欧元波动加大波及理财产品收益率,理财师建议由于欧洲债务危机近期难以得到彻底解决。除挂钩欧元相关汇率的结构型产品之外,投资币种为欧元的产品也面临较大的汇率风险及市场风险,应规避欧元相关理财产品。个人投资者可以尝试个人外汇实盘买卖,把握波段机会;企业投资可依靠银行提供的外汇资金避险服务,达到规避汇率和利率风险的目的。
欧元下跌引发市民兑换潮
接连几天,欧元价位持续大幅跳水,昨日下午,欧元兑人民币牌价是803.92,月初还在830的' target='_blank' >高峰价位。到银行办理欧元换购手续的市民越来越多。市民李先生的孩子在欧洲读书,他说,看到这几天欧元兑人民币的价位不断下降,准备购买一些备用。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昨天兑换1000欧元只需要8039元人民币,而月初则需要8300元,十几天的时间等于省下了200多元。也有不少市民拿着欧元要求兑换成人民币,“主要担心欧元还会下跌。”
业内人士分析,3月份开始,随着欧洲经济再度唱衰,现在欧元兑人民币的中间价位是8.05,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欧元兑人民币的跌幅达到5.2%。由于市场变动较快,理财师建议,对于有兑换欧元需求的市民可经常留意人民币汇率变化情况,出口企业应避免欧元结算规避汇率风险,优先选择人民币及美元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