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金融网 ·" 其他 · 正文
万字长文解析银行业凛冬危局!
2016-11-25 10:43 微信公众号: 财金阅读 米罗 1
摘要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不是金融体系的挑战,而只是一个“果”,在各种压力之下,银行谋求转变的一条道路,一根稻草,但还算不上救命稻草。因为银行的路很多,“完善公司治理、调整业务模式、探索新的市场、运用高新科技”,“运用高科技”只是道路之一罢了。
从美国近百年来的经济发展看,每一次经济危机之后,必然伴随着金融监管的趋严,这种束缚状态运行几年十几年之后,总会因经济的复苏而对经济产生羁绊,逐渐监管转向宽松,在不经意间触发下次危机,仿佛周而复始。难道就像调皮的熊孩子,记吃不记打吗?
次贷危机延续至今,主流的论调依然是“影(tie)响(jia)依然在”。一种观点认为,危机之后的监管趋严是政府推卸责任,无论何时何地,衣冠楚楚的银行家,尤其是华尔街银行家,都是当靶子的绝佳对象。
雷曼最后的掌舵人福尔德彼时在国会接受质询,曾声色俱厉得质问财政部长保尔森和美联储主席伯克南“为什么见死不救”。而岁月流转,福尔德已年届古稀,还在搞自己的创业公司,依然精神矍铄,更愿意谈“原谅”和“包容”,他理解无论谁处在当时那个位置都是茫然无措的。
美国当地时间2010年6月25日,美国国会参众两院联席委员会议员们通宵达旦,就大萧条以来规模最大的金融监管改革法案最终文本达成一致(号称两千七百多页)。美国有史以来最优秀的段子手——奥巴马当天起飞前往多伦多参加G20峰会前发表简短演讲,称已“准备好通过最为严格的金融改革”。
没错,这就是号称史上最严的多德弗兰克法案(Dodd-Frank Act,全称是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尽管细节浩如烟海,但其中的概念金融从业们还是耳熟能详的,当然不知道也没关系,川普大帝这几日在提醒大家加强温习,例如生前遗嘱(living will)、沃尔克规则(Volcker rule)、设立消费者金融保障局和金融稳定监督委员会、指定系统性重要银行,等等。
美国作为次贷危机的发端地,的确给世界各国做好了表率。之后金融稳定理事会、巴塞尔委员会、支付与清算体系委员会、国际证监会组织等陆续出台加强金融监管的规则。再之后,我们看到世界各国都纷纷追随,开启了监管改革之路,在趋严的道路上一骑绝尘。
次贷危机是世界金融、乃至世界经济的分水岭,之前我们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宽松的监管环境中吃着火锅、唱着歌,烈火烹油,鲜花似锦,而之后,就是凛冽的寒冬,正如电影《后天》所描述的,极寒来临,只有少数可以幸存。
1">2">3">4">5"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