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李杨
商报讯 昨日,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审议省政府关于全省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情况的报告。
会议由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主持。
会上,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就我省保障性住房建设中有关政策、资金落实、" 土地供应、工程建设、配套设施及管理工作等问题坦率提问,省政府及相关部门虚心听取意见,认真回答。
现场提问
“" 十二五”末
城镇人均住房达到32平方米
王利民:政府对于保障房建设是否有一个长期的规划?
省住建厅厅长李慧:我省在去年已经出台了《甘肃省十二五城乡住房建设规划》,规划确定到“十二五”末,城镇人均住房要达到32平方米,“十二五”期间,全省要新建住房107.13万套,其中保障房要建60.51万套,商品房46.62万套,城镇居民保障房一共可以达到90多万套,居民覆盖率可以达到25%,这些保障房将在“十二五”期间全部建成,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省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
马学思:买不起房又得不到廉 menu=rent key=" 租房的夹心层群体,其住房困难问题政府打算如何解决,能否采用公积金租房的方式?
省住建厅厅长李慧:为了解决夹心层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政府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建设10万套公租房,将解决来城务工的农民工、城市收入较低的夹心层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公租房的租金将远低于市场租金,可以减轻这部分群体的租房支出,解决他们的住房困难问题。
郭天康:目前我省有没有不属于保障对象但通过各种关系享受了保障房的情况?正在建设的个人住房信息系统能否准确反映保障家庭的全面情况和动态信息?
省住建厅厅长李慧:当前我省的保障房分配基本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因为省、市、县各级政府对保障房的分配都有严格的制度和程序,首先是准入制度,居民自行申报,然后要进行公示,对家庭财产状况要进行核实,然后再进行公示,一直到三榜公示,做到了完全公开。至于公平,现实情况是房源少、需求大,只能采取摇号的方式,做到公平对待每一户家庭。现实中确实发现有些不符合廉租房入住条件而享受保障房补贴的,省上已经清理出了几千人次,已发放的补贴已全部收回。目前省住建厅已经完成了个人住房信息系统考察调研工作,制定了省级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方案。个人信息系统的建成,将为各级政府对保障性住房实施动态监管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下一步将按照制定的工作方案,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年底14个市州基本建成个人住房信息系统。
保障性住房
已争取到位中央补助34.45亿
哈全玉:各地普遍反映资金困难是一个突出问题,请问省财政厅两个问题:一是资金保障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和办法?二是对今后实现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的良性循环有什么打算和想法?
省财政厅副厅长李堋:目前我省已经争取到位中央保障性住房建设补助资金34.45亿元,今年省财政也加大了保障性住房建设配套资金投入,已落实省级配套资金9.67亿元,上述各项补助资金已于5月初全部拨付各市州。在实现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的良性循环方面,省政府去年就决定由省财政出资20亿元,省建设" 投资集团公司出资15亿元,共同组建了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今年年初,有意向的市州多次与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接洽、沟通,商定融资和代建项目。目前白银市、武威市、酒泉市已与省保障性安居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签订建设框架协议,实施代建保障性住房9578套,融资规模20.43亿元。这一融资平台的建设,对缓解各市州政府筹资压力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在会上,委员们还纷纷就保障房建设的资金来源、土地供应、工程招投标等问题展开了询问。省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一一作了回答。
延伸阅读
专题询问:省人大专题询问是省人大常委会为进一步增强监督实效、充分监督内容、丰富监督形式而开展的有益的探索和实践。2011年3月份省人大常委会就二期天保工程建设情况首次举行了专题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