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9个月破2000亿,深挖“碧桂园速度”背后的秘密
9个月破2000亿,深挖“碧桂园速度”背后的秘密
2016/9/21 14:30:00 标签: 尾盘人心浮动的情况。加上成就共享(指标奖金)和同心共享(合伙人)制度,目前碧桂园已经在三四线建立起绝对的人才优势。
而在一二线,碧桂园的用人更加与众不同,比如碧桂园某区域,有许多位项目总,都是博士毕业,有的是刚毕业没多久就成为项目总,做得都很出色。这与许多房企内部要论资排辈的传统形成鲜明反差。
二“同心共享”,投钱是小事,增强责任感、给权力才是根本
从2014年10月起,碧桂园所有新获取的项目采取跟投机制,集团投资占85%左右,员工可跟投15%左右的股权比例,共同组成项目合资公司。
投资人一部分是集团高管;另外一部分是项目所在区域的相关负责人。这个制度产生的根本变化有2个:
1、责任的变化,项目好自己变富翁,项目不好自己会破产
碧桂园同心共享中,整个项目团队有10%的跟投股权,那意味着几千万,对大多职业经理人而言都不是个小数目。投入以后,其心理变化很大。个别项目老总跟投高达400万,200万是自己存款,还有200万则是父母、亲戚朋友借的……这样的项目总根本不用城市公司老总催,他自己就会拼命。
大家都是合伙人,你想玩点猫腻是很难的。大家看着你,你就不敢胡来。过去采购一个500元PAD支出800元的事情,不可能发生了。某个项目招待费要花1万元,里面就有1千是个人掏的,整个团队对花出的每一分钱都会较真。
2、权力和思维的变化,各战区都能因地制宜各自为战
推行合伙人制度后,集团把成本控制、施工管理、销售等执行层面的事宜放权给区域,集团主要在战略选择、方向研究、资源配置等方面下工夫。
在区域分化越来越严重的今天,这个改变非常重要。因为各个区域的情况都完全不同,瞬息万变,必须用完全不同的思维去经营不同的区域,发展到现在,碧桂园的很多区域已经达到年销售数百亿,完全可以独自和区域巨头乃至百强作战。
三通过承包和竞争激发出狼性
合伙人制度外,碧桂园还有很多激发团队狼性的措施,比如江苏碧桂园就有虚拟承包制的管理创新。
一个项目正常情况下,配置10个工程师24个月工期可以做完。工程部可以直接把这个项目承包了,说8个人23个月就把楼交付。8个人去分所有工资。这样工程团队会关注工期,工期短可以多赚钱,也会关注质量,因为如果需要维修,将来费用还要由他们团队出。
江苏碧桂园还有双区域营销部和双物业公司的PK。同一个楼盘,如果一部不行或没有信心,二部就上。这种内部PK把大家的狼性最大化地激发了出来。
拿地做产品,挖掘出“价格洼地”的价值,满足客户的潜在需求
碧桂园在三线的战略,是在相对核心的区域,用高一个层次的价格,出售高两个层次的产品,满足那些需要好房子的有房族的需求。而之所以能做到这样,靠的是强大的成本控制能力。
明源君认为,在一线,碧桂园产品差异化的优势得到了延续:
一方面,经过三线的锻炼,他们对一线的“价格洼地”看得更准,也有能力把价格洼地的价值挖掘出来;另一方面,他们在三线挖掘客户潜在需求的能力在一线,继续得以发挥。
一碧桂园在三四线造性价比高的“好房子”,满足客户潜在需求
碧桂园认为,三四线城市库存严重是事实,但还有很多改善性需求得不到满足。三四线不是缺房子,而是缺高性价比的好房子。
1、满足潜在需求是一种综合能力
碧桂园相信自己有能力用产品满足改善需求。这是一种综合的能力,具体来说有几个方面:
1、精确研究细分市场的能力,也就是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潜在需求;
2、挖掘出相关需求的能力。让别人认为常规不买房的人买房,需要一种综合的能力,比如品牌的号召力、产品打动客户的能力、营销引发置业、消费的兴趣的能力等等;
3、提供高性价比产品,挖掘利润的能力。这种能力除了打磨产品本身,更重要的是能否管控好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