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优先股”及' 新股发行办法等一揽子政策利好的提振下,上周五' 大盘收出一根探底后带量的长阳线,使得' 沪指脱离了围绕2000点长达两周的盘整。而本周后三个交易日连续收阴,仍未能使大盘向上摆脱2000点的束缚。
业界看好监管当局推动优先股试点的意愿,预计上半年将会有银行率先试点发行优先股。优先股政策一旦实施,对银行将形成三大明显利好:一是有利于商业银行创' 新资本工具,满足资本监管要求,实质降低了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要求至7.5%和8.5%;二是直接减轻银行普通股股权融资压力达862亿元以上,如农行、中行、浦发、民生、华夏均将大幅受益,并在当前环境下提高银行普通股ROE约6%;三是将每年银行内源性风险加权资产增速提升2个百分点。
从市场需求看,优先股首先要解决的是需求群体的问题。在长线投资者稀缺的市场环境下,只有' 保险(' 放心保)、社保等是最明显的潜在需求群体。银行凭借银保合作关系,可能会吸引保险资金购买其优先股。保险公司可以借助发行优先股缓解融资压力,也可以通过投资其他公司发行的优先股获取投资收益,预计我国优先股的股息率不低于6%。
优先股政策还对' 券商股构成直接利好。首先,众多企业发行优先股将大大增加券商承销业务数量和收入。发行优先股制度将助推企业间的兼并重组,有利于增加券商收入。
优先股兼具债股双重特性,这对长期渴求融资但又受制于政策限制的地产行业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本轮地产周期反弹还不会结束。
前些日子,上交所发话要采取五条措施做大做强做活蓝筹,这让许多投资者为之一振。可是,其中第一条以“推出战略' 新兴产业板”来搞活蓝筹让人困惑。既然是新蓝筹就可以直接在主板上市或转为主板,没有必要设那么多“板”。此前争论不休的国际板,更是多此一举。只要外国公司符合本土上市条件,只要A股市场可接受,就可以任其选择在A股主板或' 创业板上市。
在笔者看来,优先股是搞活蓝筹股的利器。主要有三大绝招:一是限制为上证50成分股;二是在利润分红上优先于普通股;三是受益最多的为银行、电力等蓝筹。长期投资+稳定分红+兼并重组,这本是一个健康股市应该具备的特点,而优先股恰恰兼具这三个功能。A股要真正走出低迷,搞活大蓝筹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