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讯(记者 洪叶 实习生 姜泰茗) 普益财富近期公布的6月份理财产品调查显示,之前风头强劲的城商行理财产品,在6月份有些后劲不足,当月个人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共509款,较上月减少32款,这是自今年3月以来城商行产品发行量首次出现月度负增长。但与国有银行及股份制银行发行的同等期限理财产品相比,城商行的产品收益率还是相对较高的。
城商行产品整体收益水平较高
由于缺乏国有大银行及股份制商业银行依靠长时间经营及网点分布积累的客户基础,城商行在与大银行竞争时,更需要用经济杠杆来撬动市场。
从城商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收益来看,其公布的预期收益在理财产品收益排行中,并不能排进前10的位置。但其整体收益的平均值在各种不同类型银行排序中,处于上游水平。根据普益财富统计,今年1-6月份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4.83%,其中城市商业银行的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最高,为4.99%。
发行高收益理财产品与大行竞争,无非也是为了赢得客户。
民泰银行杭州分行行长助理毛雄武表示,国内理财产品同质化非常严重,城商行要站住脚,一靠服务,二靠收益。大行可能不缺客户,但城商行非常看重这一点。两次降息后,股份制银行短期理财产品(期限在50天至90天)的收益大约维持在4.7%左右,而城商行相对应理财产品则保持在4.9—5.2%这个区间。
“理财产品收益,只要高出一点点,银行还是能够接受的,这也是为以后的业务积累客户资源。”毛雄武说。
高成本揽储蕴藏风险
目前,国内主要商业银行的主营业务还是在存贷款方面,但存贷业务受到贷存比考核指标的约束,而城商行异地扩张受到限制,因此揽储则成为它们的一项艰巨任务。
不过,某股份制商业银行贵宾客户中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城商行“以价换量”的做法,蕴含着较大的隐形风险。
“去年" 北京银行(" 601169," 股吧)在季末以及年末发过投向为银行间拆借利率的理财产品,我记得最开始公布的的年化收益率为7.6917%,这其实相当于银行不赚任何中间费,只是过手将利润全部给了投资者。”这位业内人士说,“但我个人觉得,一款理财产品从设计、开发、风险控制上需要耗费成本,如果为了博眼球做一两次这样的让利是可行的,但并非长远之计。在资金成本相对较高的情况下,为降低高成本带来的不利,城商行会将资金投向风险较高的领域,那么预期收益可能就保证不了了。”
而对于投资者来说,在购买这类高成本发行的理财产品时应该保持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