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从海南务工回乡的" 刘勇在家乡昌古镇开始了养殖生涯,凭借自身努力和外界优势条件,成为养殖能手增收致富。
重庆市古昌镇正大力发展林下循环经济,平常林下种养已有一定的市场,经过多方考察后,刘勇到镇农业服务中心了解到为保护高升桥库区的饮水源的安全,古昌镇把水产养殖区规划到非库区保护流域的大青杠村。恰好刘勇正是这个村的村民,便开始了他的养殖路。
"古昌镇要又好又快发展,返乡农民工是一笔巨大的财富!"镇负责人李辉雄说,古昌必须抓住机遇,把经济发展与产业相结合,吸引更多农民工家门口发展。
为吸引"燕归巢",古昌镇利用农民工春节回家探亲的良好时机,积极宣传家乡投资兴业好环境好形势。古昌镇高规划、高标准建设了台农园高效农业示范区,鼓励农民工在家门口创业、务工。大力实施"回乡人员创业工程",开展养殖技术培训等一系列优惠政策让回乡创业人员经济上得实惠、技术上有保障。在政策上引导、鼓励返乡振兴家乡经济。据了解,古昌像刘勇这样的返乡农民工有500余人。古昌镇发展的林下循环经济80%都是返乡农民工组成的。
高中毕业后,刘勇就在外务工。十多年来,深知帮别人干不如自己干的道理。"多养、多看,自然就会了"刘勇说。为了吸取养鱼知识,刘勇经常到重庆、四川等地养殖发达区学习养鱼知识外,还经常在电脑上查阅相关的养鱼技术,并收看村、镇远程教育电视专题节目,到村农家书屋借有关养鱼书籍,了解市场行情,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养殖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断学习和探索,刘勇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掌握了饲养、消毒、日常管理等核心技术的一整套养鱼知识。
"只要保证鱼的正常生长,不出现死鱼的现象,特别是阴雨绵绵的天气里,及时打开增氧机,每10天喷洒一次消毒药,每年清一次塘,做好平时的日常管理,年纯收入10万元没有问题"刘勇说。
"今年的鱼类行情好,价格稳中有升,一路畅销到现在。"刘勇说。养殖场养殖水面占地30余亩。现在有草鱼、鲢鱼、鲫鱼等共50000余尾。
"很多人养鱼一般要往塘里投磷肥、尿素等来肥水。但采用鱼鸭混养模式,鸭子排泄的粪便含有未消化完的饲料残渣,鸭粪还能肥水,从而产生丰富的微生物。饲料残渣和微生物为花白鲢、草鱼、鲤鱼和鲫鱼提供了丰富的饵料,不用再买化肥投放,等于节约了饲料钱。"刘勇说。"这样养殖下来,一个月可以节约4000元的饲料钱。"刘勇成立的勇进养鱼专业合作社,全村共有10余户养殖户加入。养殖水面200余亩,主要是以四大家鱼为主。
合作社为入社养鱼户提供统购鱼苗和鱼饲料、义务开展鱼病防治、组织养殖技术培训、联合开拓市场等多种服务,帮助入社养鱼户实现"抱团"发展。附近的农户纷纷跟着刘勇养鱼,合作社的社员越来越多。合作社这种从一开始规范养殖,到统一销售的模式,也越来越得到大家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