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周刊(博客,微博)》作者 尹铮铮
上周,我们提示三大指数相互验证箱体突破,理论上,突破后回踩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本周的“回踩”似乎从时间和空间上都有些冗长,至少不是我们通常定义的“强势调整”。而且是在未能成功突破下降压力线的前提下(见图1)。以我的经验,这种形态即使再次启动,可能也是一根长阳之后继续窄幅震荡。此外,' 创业板综指和深综指明显是一种选择方向的气质。
整体来看,' 大盘应该没有什么大风险,继续宽幅震荡概率较大。
本周关注度最高的事件是一季度经济' 数据的发布。“国新办”周三公布数据,周二市场便被“GDP预期低于7.5%”的声音搞得晕头转向,指数最终以长阴收盘——其实上周我们就曾强调博鳌亚洲论坛中最重要的两个信号,其中一个就是总理讲话中的“只要充分就业,(GDP)7.5%高点低点没问题”。
进一步解读,可以想象在外贸受制于人,消费没有底气的背景下,要想保住就业,还得靠投资,靠调整资源配置(最近市场谈得最多的就是所有制改革),于是“京津冀一体化有实际动作”、“新疆召开深化改革会议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安徽国企改革进程加快”等消息本周接连被市场关注——' howImage('stock','1_601000',this,event,'1770') 唐山港(' 601000,' 股吧)周初再次爆发,' howImage('stock','1_600545',this,event,'1770') 新疆城建(' 600545,' 股吧)带领的新疆板块成为本周最大亮点,虽然安徽板块没有明显集体效应,但是近期停牌有重组预期的' 个股中,不乏正在谋划“国退民进”的国资控股企业,而' howImage('stock','2_000632',this,event,'1770') 三木集团(' 000632,' 股吧)遭遇民资“野蛮增持”事件更是将这一题材推向高潮。
相关题材在接下来的' 行情中仍然会扮演重要角色,继续关注后续政策和媒体渲染力度。
如何提前预知公司' 业绩状况
部分一' 季报预增个股近期时有表现,有朋友问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能提前掌握公司业绩变动情况。对于既缺乏相关行业知识,又没有一手信息来源的中小投资者来看,想达成上述心愿确实不太容易,不过也并非完全不可能。有些公开资料,如果长期跟踪,对于提前掌握公司生产经营动向,还是有一定帮助的。
我们以' howImage('stock','2_000625',this,event,'1770') 长安汽车(' 000625,' 股吧)为例(见图2),该股4月14日公告1季度净利同比增长237%。其实如果一直关注其每月定期公告的产销快报,我们在3月份的时候基本就可以判断出公司一季度业绩十分可喜:2014年2月11日公司公告1月汽车销量24.4万辆(去年同期约20万辆);3月7日公告2月汽车销量17.7万辆(去年同期13.5万辆)——两个月的情况基本勾勒出公司汽车销量大体走势,而4月8日公告3月汽车销量25.1万辆(去年同期21.6万辆)进一步确认了这一趋势——不过在这里需要强调几点:首先,我们得到的毕竟只是产销数据,没有落实到真正的利润上,具体还涉及到价格策略以及其他收入等细节问题;此外,要弄清楚该销售情况在同期同行业中处于什么“档次”,如果其同类企业增长得更迅速,且对应A股走势上也呈现出更有利的蓄势状态,那么长安汽车显然不是投资最好的选择。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汇兑损失”成为今年上市公司业绩地雷导火索,除了汇兑损益,外贸企业的产品出口情况也不是太乐观,其实政策方面如此大力度运作“丝绸之路”,也是对于试图解决这一问题的崭新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