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高道琪,土生土长的永丰县高家村村民,做了5年的村干部,他自称见证了高家村的由乱到治,对村庄变化“最有发言权”。
高家村,有443户家庭2000多人,是永丰县八江乡的大村,曾经还是远近闻名的“乱村”。自从法院工作组驻村后,村民们的心静了,村里的环境和设施完善了,道路铺了水泥也宽阔整洁了,健身器材也搬进休闲广场了。
以前的垃圾场如今已成为村民的健身广场环境污染曾让村民恐慌
早在2009年时,高家村有一些七八岁的幼童被检验出血铅超标。这让该村的村民一下子慌了,村里到处都在议论。
大家很快想到近几年村子周围的环境情况:为了发展经济,永丰县在离高家村不到1公里的地方建立了工业园区(西区),里面有三四家金属化工企业。有村民便猜测,是不是西区吹来的风,把村里的环境污染了呢?
带着疑惑,几个村民自发找到西区企业理论,要求他们停产,赔偿村民的损失。但协商未果,村民一合计,决定堵到厂子里,把事情闹大,让企业开不了工。2009年5月29日,200多名村民闯进西区企业闹事。
“当时去了20多名警察,村民的行动才得以制止,但问题能否解决那个时候依然很渺茫。”高道琪回忆起该事件说道。
“向法官反映问题还挺管用”
2010年3月,永丰县人民法院在高家村成立工作组,开展“访民情、解民忧、保民生”三民活动。
“这些都是公家人,肯定是来帮企业说话的。”看见法官进村,村民有的拿眼瞪着,有的一声不吭,站起来走人,还有的瞅着警车里没人,往车里倒垃圾。
3天后,3名法官来到高道琪家。拉家常一样地跟高道琪讲,要和企业搞好关系,有矛盾不能通过闹事来解决,要依照' 法律程序来解决问题。
随后,高道琪注意到,法官们还把他家里的基本情况和自己提的意见都记在了一个小本子上。
高道琪还告诉法官,其邻居家的老婆离家出走后,邻居便一天到晚躲在家里烧东西,大伙儿都替他捏把汗。
法院工作组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联系民政部门,不到3天,高道琪的邻居就拿到了民政部门拨付的4000元医疗费,邻居也因为精神失常住进了精神病院。
经过这些事以后,村民开始觉得,给工作组反映问题,还挺管用的。
摘掉贫困帽 文化活动搬进高家村
经过工作组的努力,老年体育协会、农家书屋也搬进了高家村。
原来的垃圾场如今成了休闲广场,一到傍晚,别提多热闹了,男女老少陆陆续续地来到小广场,特别是那些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打乒乓球的、看书的、下棋的,三五成群在一起聊天,村民也像城里人有自己的文化生活了。
经过法院做工作,西区企业环境污染问题解决了。当地政府向企业发出公告,要求按照环保标准限期整改,并聘请高家村的村民,到各个企业担任环保监督员。法院也请来专家评估,根据每户受损面积和程度进行赔偿。
没有了工业污染的担忧,高家村和企业的关系也缓和了。企业还给村里捐助了2台拖拉机,给高家小学捐了2万元,全村40多人在工业园区打工,每月收入还不错。如今的高家村已经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走上富裕的道路。
法官进村几月后,村里有啥矛盾,都会请驻村法官评理,纠纷就在交谈中解决了。村民们也逐渐认识到,很多事靠打闹是解决不了的。
高道琪说,“如今,在村里看见法院的人,村民都会大老远地打招呼,就像看见老熟人似的。谁家西瓜熟了,桃子红了,便会利用到县城办事的机会拐到法院"走走亲戚",请他们尝尝鲜,法官们也热情地留村民在食堂吃饭。”
文/图 傅运华 首席记者程呈 实习生姚瑶